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五一 《师道》2011,(7):44-45
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禅宗公案,是古人悟道的记录,是“一种建立判断标准的众所周知的文献”,凭借它可以测验禅悟的正确性,它常是禅师说的话或对问题所作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禅宗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特征等内容的梳理,以期对禅宗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其中,对于禅宗美学的性质,就学界存在的几种分歧——“生命美学”、“修养美学”、“直觉性美学”以及“自由美学”作了简要分析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程五一 《师道》2011,(Z1):44-45
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禅宗公案,是古人悟道的记录,是"一种建立判断标准的众所周知的文献",凭借它可以测验禅悟的正确性,它常是禅师说的话或对问题所作的回答。公案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抑止理智,二是产生顿悟。理智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5.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我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等有相通之处,是  相似文献   

6.
禅宗强调万法归于一心。而中国未来之教育同样以治心为着眼点。在对心之强调上,佛教禅宗和中国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论文试图将禅宗之心运用于现代教育之中。希望能对现代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禅宗创造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传教方法,对佛教的传承和传教方法理论是一种巨大贡献.禅宗的传教方法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和繁荣,激发了禅宗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导致了禅宗晦涩和神秘化的隐忧,给禅宗的发展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如何解决禅宗传教方法的内在矛盾,促进禅宗的复兴和健康发展,依然是当今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佛教禅宗的随机教学法有其独到的特点,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借鉴禅宗教授法的要义,对当下学校教育及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禅宗思想,叙述了禅宗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概况,并说明禅家学说对于中国文人画尤其是宋元水墨花鸟画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宋代文人画的倡导者参与者普遍受到禅悦思想的影响,对于绘画创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使得绘画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寄托思想的重要途径。至元代,文人画继续发展,作画尚意,在作品中可以更清晰的捕捉到禅宗思想的形迹。  相似文献   

10.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阐述禅宗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艺术的机缘入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王维山水画中禅、诗、画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着重强调了王维水墨山水画与禅宗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趣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禅宗——一朵绽放于大唐盛世的佛学奇葩,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它的形成和兴盛,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完成,作为佛教的一支,它自有许多独到之处,然而,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思维的超越性。文章对禅宗超越思维的归旨、方法论及其对象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方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极大包容性与可发展性的中式禅宗空间设计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喜爱.禅意的审美意识以及法道自然的空灵境界,已成为室内设计行业新的探索研究内容和创作源泉.禅意的设计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简约主义室内设计的哲学根基.东方传统文化、朴素的自然的哲学观同现代西方先进设计的设计思潮,便找到了有机的思想理论结合点.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最终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荣梅 《滁州学院学报》2013,15(1):15-17,29
中国禅宗自然观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思想资源:一是佛教的自然观,二是老庄道家及玄学的自然观,三是儒家的自然观。禅宗自然观是佛道儒三教思想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禅宗自然观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理论内涵:第一,性即自然。中国禅宗把其最核心的理论范畴"性"等同于"自然",高扬人性的自然与自由,反对一切外在雕饰、权威与束缚。第二,山水皆真如。禅宗主张山水皆真如,触目皆菩提,强调在对自然的直觉观照之中契悟宇宙实相。第三,生命的自然境界。禅宗主张人与自然打成一片,追求一种自然适意的生命情调。最后,自然悟道。在修行实践上,禅宗的自然观表现为对无修无证、自然悟道修行方式的提倡。禅宗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美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教育,立足生命视野,是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本质的过程,是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尊敬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价值体现;生命化教育观是最大的教育观;"润泽灵魂",是生命化教育追寻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禅宗的兴起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而狮子林正是其例证。狮子林与禅宗渊源甚深,本是元代惟则禅师门人为其师所建的禅林,其各种景致别有禅理深意;其建筑的命名匠心独具,犹如禅宗的话头,取自著名的公案,含藏觉悟的禅机;而其中假山、池水、花木也都精心设计,蕴含无尽禅意妙趣。正是与禅宗的这些内在因缘,狮子林成为人们去感悟微妙不思议境界的心灵天地。  相似文献   

18.
罗红娟 《文教资料》2007,(24):123-125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大地上生成的难得的宗教之花,它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和传统士人碰撞的过程中却逐渐地失去了自身的独特品格而走向生活化、审美化。这一变化当然与中国文化土壤强大的化解力有关,但是从禅宗发展的内在理路上看,又有着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从禅宗的诠释方式入手来探讨禅宗的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杜甫对禅宗智信慧取的接受以及杜诗受禅宗深层滋养的事实,仍然不乏可探讨之处。本文从杜甫涉佛诗作入手,考论杜甫僧伽交游状况,呈现杜甫游历佛地的精神状态,考索杜诗渗透的玄理禅意,并在此基础上探析杜甫与禅宗的交涉。  相似文献   

20.
禅宗与宋诗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学流派,在唐代发展到了高峰,宋代是它的式微期,但由于佛教与儒道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禅宗对宋人尤其宋文人日常生活渗透和对文化的影响,都广于和深于唐代。祥宗与宋诗人、宋诗、宋诗理论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