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作为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学习对象,适时选择不同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恰当运用,都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均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正确地对待接受学习:明确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融合;倡导把建构主义理论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以整合的创新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接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主体的接受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接受受到内因素和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既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我们力求排除不利因素,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应从几个方面入手:明确传授和接受的目的性;创设良好的传授和接受情境,把握传授的技能和技巧,建立起由传授到接受的师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审视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针对不同类型知识教学提出的两种教学改革主张。本从知识教学改进的历史演变这一视角出发,依据历代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的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了审视,讨论了人类知识结构中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和方式;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都是学生习得知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可厚此薄彼,方可有效地落实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始终是我们广  相似文献   

6.
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本文从课堂教学这一具体范围入手,从有效教学的目标角度,对“接受学习”这一颇受争议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对习惯了传统教学和传统学习的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突破和创新。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接受式学习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以往接受式学习的弊端,最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应该被淘汰,而应该被加强和巩固。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优选与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提倡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接受学习是落后的东西。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人手,对接受学习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试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各自特点 ,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是整合这两种学习方式 ,并探讨整合的途径以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了多元化思想意识形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与"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传统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价值认同存在争议;部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存在一定排挤、逆反、机械等一系列接受障碍问题。新形势下,要借鉴接受理论的有益经验,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结构;要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某些数学知识的超经验性、不可证明性、程序性、学习的基础性、传承性、意志性、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完善性和身心发展的渐进性,有些知识是不适宜探究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理解是有层次的,完全理解是难以做到的,接受学习是大量存在的.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具有以下层次性:直观性理解,半直观性、半抽象性理解,抽象性理解,形式性理解.因而,按照“保持运算律持续性”的要求,接受的成分越来越多.由此透视出数学学习中理解的层次性和接受学习的取向.当前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取得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影视字幕的形式和文本制约使字幕翻译有别于普通文学、科技翻译,在限制译者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再创造空间。强调读者和文本中心地位的接受理论对字幕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张弛有一定的解释力。字幕译者应时刻注意把握观众的期待视野,而不能以字幕的限制性为由随意扩大自身张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应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下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资源。通过激活已有知识,发现已知与新知之间的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相邻关系、相斥关系等,整合与建构起知识间的意义联系,达到对新知意义的把握和理解,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实现课程资源的增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接受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未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探讨了翻译领域出现的复译现象,认为复译现象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复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义德 《培训与研究》2010,(10):129-132
数字习语作为习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通常简练、生动、形象。本文运用接受理论,分析了数字习语产生的文化差异,并从视野融合的角度提出了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的建设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姚斯和伊瑟尔作为其主要理论代表,都将视野从作者——文本转向了读者——文本,认为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的一系列符号的堆积,即"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才显现为文学作品,也即"第二文本"。当然,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交互对话中产生的。在此理论视阈下,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解释,具有里程碑式的方法论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谈接受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沃尔夫冈.伊塞尔和汉斯、赫伯特的接受理论中,读者是文本接受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和主体,读者的先在理解和期待视野直接影响着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接受英语知识的主体——大学生,他们思想活泼,心理活动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因此,把接受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中的“空白”“期待视野”等内容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提升大学生能动作用,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余晶 《三明学院学报》2012,29(3):97-100
网络课程是实施网络教育的载体,优化设计网络课程是增强网络教育实效性和适应性的要求,也是适应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网络课程设计,能够增强网络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设计应适应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注重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应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贯穿于学习资源、学习内容、教学系统和测评系统等网络课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