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作文,我们都知道积累非常重要,"有米才能下锅"嘛!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积累,怎样做积累呢? 一、生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素材运用平平,毫无新意;模式老套,缺乏深度;文采拙劣,缺少神韵的现状,我们在"作文素材教学"方面应引导他们寻找生活中丰富又新鲜的"源头"和"色彩"。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切都应从思维抓起,通过感悟模仿、整合加工、修改体验、赏读展示,构建积累的高级思维,才能让我们的素材积累进入一种"大作文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观察、不断积累,就可以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作文素材积累的有关问题作一剖析,以便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1.作文素材积累意识淡薄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师生都没有意识到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当写作时才东拉西  相似文献   

4.
"无素材可用,无句子可写"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普遍反映,是什么时候开始,作文写作对学生而言成为"头疼"的事,这是语文教学者自身该反思的教学问题。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点睛之笔在何处?素材怎么积累?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学习点。主要探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升华自己的文采和心灵。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写作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作文素材积累太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在观察中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在交流中积累、在作文评改中积累,让作文"材"源滚滚,手到拈来。  相似文献   

7.
凡是教过语文的老师多数都感到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以至于学生有"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的论调。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鉴于此,我们就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采取注意平时积累、实行开放命题、创设作文教学环境、把作文教学和语文课结合起来、教师多做"下水文"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作文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项任务而已。因此,针对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素材积累和写作运用中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坚持阅读感悟、积累联想、写作修改的渐进向上。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在现实中遭遇了不少尴尬,作文教学中不少问题与学生素材积累的不足有关。本文试图从素材积累方面做一点自己的探索。一、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分析1.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现状调查从我校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大致有如下原因:第一,缺乏素材积累的习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积累丰富多彩的、鲜活的作文素材,必然要  相似文献   

10.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目前许多学生一到写文章,常处于"无米下锅"或"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困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作文材料呢?本文针对初中生作文思想空白、语言干瘪等现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重点从作文教学中的积累能力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学生在写作中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真正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在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呢?本文试从认识、观察、积累、创新等方面,说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提高认识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每一个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可以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或名言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无法对作文教学等闲视之。然作文教学既"投入多、见效慢",又长期无统一教材,各路教法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笔者曾尝试过以"生活作文"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真情写作;又曾领导过"积——仿——创"作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增强积累而创新作文。然而生活与文本密不可分,仅强调其中一方,难免失之偏颇。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找出有效写  相似文献   

13.
缪文姬 《文教资料》2013,(10):74-75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大多谈"文"色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刻不容缓。注重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厚积才能薄发。本文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贮藏材料中积累语言"、"从流行艺术形式中积累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写作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仓里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家庭来说,粮食的储备直接决定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幸福感。中小学生作文时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都是因为"粮仓"无"粮",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多。那么,怎样积累足够多的素材,让自己在作文时能信手拈来,做一个能做"有米之炊"的"巧妇"呢?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最重要的部分,即使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作文有时也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有时作文的内容也不丰富,没有什么感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不够,积累是帮助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对小学作文指导中如何运用"积累"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效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育界,作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作文素材的积累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笔者以"作文素材"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做过教师的人都知道,小学生作文常常会出现内容空洞问题。如何指导小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做到言之有物?一、指导积累素材,为"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了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是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生作文难、作文空的现状,我们探索出"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两把开启作文教学难关的"金钥匙"."生活积累"主要是积累生活材料,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阅读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技巧,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摄取、访谈摄取、视听摄取、阅读摄取等途径,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中感悟、阅读积累中感悟和倾心感悟,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通过课堂运用、随机运用、活动运用、创造运用等多种方法历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来写,作文往往"真情洋溢"。然而不少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没有素材积累,于是每到作文时便搜肠刮肚,作文就难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了。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我采用了"微练笔"形式的随笔日记,作为对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