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少年儿童道德养成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指明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学校德育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万州区红光小学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三自”(即自能学习,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原则,开展了“知荣明耻促成长”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牢记“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从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积极参加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随着国家教育目标的改革化调整以及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少年儿童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发展,因此,社会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才能使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相似文献   

3.
陈亚平 《教育论坛》2004,(3):25-25,27
农村中学初一新生来自镇小学和各个不同的村小学,由于各小学教学质量的不平衡,每个学生对初中教学适应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等,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而透视后进生心理,搞好后进生心理素质教育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正所谓“知其心,然后解放其失也”(《学记》).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遵循少年儿童身体发育规律,又要依据其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本人在长期从事教育的工作实践中,认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应构建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即:①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矫正有障碍的心理习惯;②培养少年儿童正常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调控能力;③造就适应社会的个体。在义务教育阶段若能按此三个层次有序进行,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儿童成长奠定一定的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少年儿童道德养成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指明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学校德育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万州区红光小学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三自”(即自能学习,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
卢起轩 《贵州教育》2010,(10):17-17,2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兴则国家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逐渐形成的基础阶段。违反校规校纪的小学生时有发生,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也有不少。“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青海教育》2014,(6):1-1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观看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并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民族小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等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座谈会,并在《光明日报》发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号召全国人民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党中央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使我们所有从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同志,和孩子们同感幸福,同受鼓舞,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社会需要的人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具备创新精神。因此,在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中,也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创新教育。少年儿童创新精神的养成,会为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和今后具有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学校少先队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一个少先队辅导员来说,应充分利用少先队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学校现有的网络和影视资源中,寻找教育题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这对于拓宽少年儿童的创新视野,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情感,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使其逐渐成长为我国新世纪的新型人才和合格建设者,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利用丰富的网络和影视资源开展少先队创新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晶 《辽宁教育》2001,(Z1):47-48
通过个性化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个性?我们认为,个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个性不仅体现着共性,而且是共性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人格的个性化。素质是通过独特的人性表现出来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个性乃是人的素质“存在的独特方式”。从这个分析出发,我们不难看出,通过个性化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实质。 小学的个性化教育,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得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陈永春 《考试周刊》2012,(79):129-129
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阶段要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个人能力,为一生得到充分发展奠定基础。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少年儿童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正确引导,让少儿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使少儿有良好的心境、愉快的情绪,接受良好教育,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有利。心境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积极良好的心境能使人处于欣喜状态,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消极不良的心境会使人消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动慢,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北师大教育系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开展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标志着主体教育研究开始踏上了实验探索之路。经过12年的努力,主体教育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教育改革打开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研究》2014,(4):F0004-F0004
“导师团”是浙江省天台县实验小学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做法。学饺充分发挥省市县纪师、教坛新秀的引领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心并电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以及两者的相互支持关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进行融合。本文试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施过程等方面提出对策思路,以期实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体验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体验教育的实质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将体验教育思想渗透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要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求知、健体和做人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才能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呢?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坚持以“情爱”教育(即教师要以爱心打动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动情,产生奋发上进的动力)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开展扎扎实实的育人育心活动,收到较好效果。一、“三靠”是搞好德育的支柱一靠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以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着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从…  相似文献   

18.
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在近期通过对3400名6—15岁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和老师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少年儿童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该项调查将少年儿童按年级分为四组: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在少年儿童具有的好习惯调查项目中,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度依次为7.0%、1.8%、5.35%、0.6%。  相似文献   

19.
“六心”教育要体现循序性高秋省“六心”教育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科学地安排了教育层次和教育内容,使“六心”教育循序渐进。具体讲就是:在一、二年级同学中开展了“孝心”教育;在三、四年级同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小学教育工作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劳动教育有着重要价值,与德育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国家层面的推动和劳动教育本身的多重教育作用,使劳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将地域资源融入小学劳动教育中,将实现小学劳动教育在内容、形式和范围上的拓展,将劳动教育的潜力挖掘出来。本文将对如何运用地域资源打造小学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