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日语中的敬语使用规则严格,且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接头词,是日语敬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达的意思根据后续词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为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和美化语四种表现形式。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疑问,下面本文着重论述「お」与「ご」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お」与「ご」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2.
"ご返事"和"お返事"是书写邮件时常用的两个合成词。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ご返事"和"お返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日语学习者都比较困惑。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词,但由于他们用法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并且纵观现下研究成果,止步于敬语形式上的「お,ご」的研究。而关于详细解释"ご返事"和"お返事"的使用形式研究确是少之又少。由此,综上这些是我们对它的使用举棋不定的原因。本文主要首先利用前人研究来对"ご返事"和"お返事"重新定义。并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来收集相关用例来分析两者区别及其使用方法。根据以上研究方法发现,"お返事"要比"ご返事"的使用频率高些,更重要的是发现在重要正式的场合更多使用的是"お返事"而不是"ご返事"。  相似文献   

3.
敬语不仅是日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人际交往、交际礼仪、伦理观念、思想感情等是日本整个社会社交的润滑剂。作为日语学习者要了解日本、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敬语就是入门必备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必须学好敬语。但是因其具有繁多的表达形式和庞杂的语法体系,使用时还需要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很难正确使用和合理运用。"お"和"ご"作为敬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接头词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日语敬语中一些新的表达方式业已形成,并获得不同程度的认可。其中新诞生的形式包括[お/ご~される][お/ご~やすい][休ま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のほう][~から]等;原有形式中有的功能也开始发生变化,部分[謙譲語Ⅰ]的形式被运用在[尊敬表現]中,同时[丁重語]和[~させていただく]发展为[上級丁寧語]的趋势已逐渐明显;此外在使用方面存在着双重敬语和对事物使用敬语的现象。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商业活动与媒体的发达、对听话人和场合的重视、[謙譲(語)]意识的弱化以及具体表达的需要。这些新表达方式的形成反映了日语敬语越来越重视会话交际功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6.
严娟娟 《考试周刊》2013,(87):89-90
日语与汉语相比,特点之一是助词特别多.日语的格助词很多,用法复杂,是学习日语的难点,格助词“に”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文将对格助词“に”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汉语“着”字在陇南方言中有着较多的变体及用法,其中绝大多数用法和现代汉语“着”字的用法相同,另有一些用法和现代汉语有区别,试就陇南方言中“着”字的各种变体、用法及其来源作一简单叙述,并着重探讨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なる”是日语研究论的一个关键词,在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率较高。不少日语学者将日语称为“ナル言語”。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日语学习者对表示变化的“~なる”的用法掌握不清,造成大量的错用误用。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本文就“~なる”的基本用法及表示变化含义的分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希望能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芳婷 《考试周刊》2011,(89):85-86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的用法是一大难关。其中,在表示起点的格助词用法中,“から”与“を”的误用现象频繁。很多日语学习者认为两者在表示起点的含义时可互换使用,这是导致误用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大量误用句的比较分析。阐述两者在该用法上的异同及限定条件,以便于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助词“も”和汉语的副词“ゃ”貌似简单,但无论是在中国人学日语还是在日本人学汉语时,都很容易出错.本文从它们的词性及接续方式着手,主要从对译的角度,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试图将它们的意义用法清晰呈现出来,以期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4):18-19
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日两国都使用敬语。日语敬语有些是从汉语中借过去的,两国敬语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敬语体系,如今,日语敬语体系甚至更加复杂。从分类来看,汉语敬语可以分为敬辞、谦辞和礼貌语;日语敬语可以分为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本文着重分析了中日敬语在实际使用中的异同,旨在让学习者认识到这些差异,并加以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てぃゐ”是日语持续体的标志,由于前面接续动词种类的不同,造成其用法复杂,难于掌握。汉语主要用动态助词“着”表示持续意义,那么,作为持续体,两者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联,从对照角度出发,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对译实例,探讨“てぃゐ”和“着”的语法意义,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希望对日语教学和翻译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多”是现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且使用频率很高的词,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各种用法的“多”在语义、句位、语用、使用频率等方面的特点,证明“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词,它的各种用法是连续的。意义的逐步虚化、句位的固定以及特殊的情态、语篇功能是它虚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15.
从词汇史的角度来观察“我慢”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我慢”是以佛教语面目出现在古汉语和古日语中,但相对于汉语中的“我慢”意义、用法基本稳定不变,日语中的“我慢”则在江户时代词义、情感色彩得到了扩展,用法上也有所丰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才”与“就”是使用频率很高,而又具有着复杂意义和用法的副词。有关副词“才”与“就”的研究很多,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才”与“就”在句法应用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其表义类型及结合功能两个方面去探讨、分析“才”与“就”在句法中的用法。“才”与“就”都属于主观性相当强的副词,具有基本相同的表义类型,但在具体的用法中,所表达的语义,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时与量两种表义类型中存在着的差异最大。副词“才”与“就”都具有很强结合功能,但副词“才”在结合功能上更要优于副词“就”。  相似文献   

17.
姜扬 《考试周刊》2010,(32):143-143
在日语中,"ずに"、"ないで"与"なくて"都表示否定的意思,三个词语意义相同,用法相近,很多日语学习者对它们的用法容易混淆,本文就三者的用法与异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动词“整”、“搞”、“弄”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泛义动词,它们的用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很多句子中可以互相替换,比如它们都有替代功能、关系功能,都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等。其不同之处是:使用地域上,“整”经常在东北地区使用和“异”则在中部地区使用频繁;句法方面来说,“搞”可以带动词性宾语。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有女性撑起半边天的说法,但在封建社会的日本,女性被看成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差异明显。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改变,女性的社会及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使得女性自身意识发生了改变,“女性语”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在二战后日本“男性语”和“女性语”差别逐渐缩小,今后也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日语中仍有大量“女性语”存在。因此,剖析日语中“女性语”与日本社会及文化的潜在联系,研究“女性语”的兴衰历程及语用嬗变是十分必要的,有其学术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给”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兼类词,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用法。日语中没有介词,与汉语介词语法功能相似的是日语中的格助词,汉语介词“给”的用法很复杂,在日语中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词语,使得日本留学生在习得介词标记“给”时经常出现偏误现象。运用中介语理论,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作文出现的“给”字句偏误进行分析,首先把偏误归类,然后分析“给”字句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