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以下简称CLT)最早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Swell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CLT理论从认知结构入手考虑教学设计,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对认知负荷的内涵、类型做了详尽描述,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CLT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以  相似文献   

2.
对认知负荷理论(CLT)及其在国外的最新发展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内容包括记忆系统与学习过程:不同类型的认知负荷(固有的、外部的、以及相关的认知负荷);CLT对E—learuing设计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界面是学习者和多媒体学习材料的交互通道.它的呈现方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效率。认知负荷理论CLT(Cognitive Load Theory)认为在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会产生认知负荷。从CLT的结构化教学效应出发,探讨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界面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邓捷 《三明学院学报》2009,26(3):344-348
认知负荷理论(CLT)认为"学习者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不超过其个体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因此,在舞蹈教学动作表征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指导下的舞蹈教学动作表征,有利于学习者对舞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意义建构,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认知负荷理论与多媒体学习软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负荷理论(CLT)已成为目前国外研究多媒体信息加工的热点,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认知负荷理论和信息导航系统的指导下,根据其专业知识结构及学习者的作业成绩反馈,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再编辑,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适合学习者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和练习。  相似文献   

6.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负荷理论(CLT)已成为目前国外研究多媒体信息加工的热点,在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文章针对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容易产生认知负担的几方面进行设计研究,如超媒体信息表征不当、信息结构设计不合理、交互界面不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等。使网络课程的知识结构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在体系,从而优化网络课程,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促进教学设计的理论,它为研究认知处理和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在认同G.Miller关于短时记忆受制于它所能同时容纳的成分的数量的理论基础上,CLT把图式作为组成个体知识基础的认知结构,关注降低工作记忆负荷的教学设计技术,以便促进与图式获得有关的长时记忆的变化。由于同时考虑到信息的构成和学习者内部允许其处理这些信息的认知结构,认知负荷理论已经产生了多种独特的且有时与直觉相矛盾的教学设计和程序。本文概括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对教学、网页制作和其他信息呈现方式的设计的含义,以能够对教学设计及相关信息呈现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CLT)临床资料的分析,认为CLT具有不典型的特点;甲状腺自身抗体(TGA、MSA)测定和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对CL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LT手术治疗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除压迫症状和排除恶变。  相似文献   

9.
丁若芷 《海外英语》2022,(15):90-91
交际法语言教学(以下简称CLT)在英语语言课堂中越来越受欢迎。如果使用得当,CLT可以用于语言教学的各种课程,分析并模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CLT的应用是文章的重点。文章将对CLT进行说明与分析。同时,从多角度分析与阐述CLT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性,且对CLT的确切应用过程与方法,及对其进行应用的目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解析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认知负荷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关联认知负荷)对翻转课堂的指导作用,并以此为导向,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要求学生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技能,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电力电子综合实验设计中,依托实际科研项目,引入认知负荷理论指导教学。以谐波分析和72脉动可控硅整流2个电路为例,详细阐述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CLT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促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逐步地运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学习是选择、组织和整合信息(认知加工)的过程。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对学习任务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一定的负担,可以分为无关认知负荷、必要认知负荷和生成认知负荷[1]。无关认知负荷是指与学习者目标达成的信息加工过程没有直接关联的工作负荷,必要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加工新知识时所必须承载的工作负荷[2],生成认知负荷则是指个体把新旧知识融合、形成个性化理解所带来的加工任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协作过程以及在线环境所带来的认知负荷,支架是降低认知负荷、促进认知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认知图式和认知负荷理论,对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四个问题解决环节(问题表征、问题解决方案论证与生成、方案实施、监督与评价)和三类认知活动(同伴交互、个体反思、建模)中学习者面临的认知负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环节中存在由于问题复杂性、任务高交互性以及自身领域知识不足和问题解决策略缺乏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协调等管理所带来的外部认知负荷。在认知活动中存在因缺乏表达策略与技巧、元认知知识与策略、理解与迁移困难而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协商沟通导致的外部认知负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的四种主要学习支架策略:结构化支架、模型化支架、问题化支架和知识化支架,并对其应用方式及来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认知心理学视野中的认知负荷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负荷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在工作记忆上所进行的心智活动所需的全部心智能量。本文在阐述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等三类认知负荷性质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认知负荷理论进行全面阐释,着重论述了工作记忆、图式、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中的差异对认知负荷理论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交际外语教学法(CLT)是指发展语言学习者在情境中交流交际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BLT)伴随CLT的发展而兴起,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然而,国内外教学界却一直对CLT和TBLT的标准定义,尤其对于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应用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存在争议。鉴于此,就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发展进行综述讨论,以期能够把二者的教学理念与中国英语课堂情境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中国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6.
“认知负荷”最初被应用在军事及企业中,称为“心智工作负荷”(mentalworkload),它从心理、生理及认知的角度探讨工作、任务对执行者的影响及适应性。教育心理学家J.Sweller于上世纪80年代将该理论引入教育界后,人们开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负荷,并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来降低总的认知负荷。  相似文献   

17.
认知负荷理论分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种类型,外部认知负荷是超越内部认知负荷的额外负荷,它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的,如果教学设计不当,会导致初次教学数学符号的书写顺序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从而学生对数学符号及数学公式难以认知,增加学生外在认知负荷,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外部认知负荷理论指导下纠正教师对数学符号认知顺序的教法,给出培养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符号逻辑认知意识教学策略,达到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质量对学习者学习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认知负荷理论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3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无关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认知负荷理论是多媒体教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学习机制和工作记忆容量角度,根据认知负荷中的三种负荷类型提出多媒体信息设计的原则——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优化内在认知负荷和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以便于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设计原则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和可行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由于对认知负荷的考虑不足,常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认知超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降低外在认知负荷、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及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三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展开研究,提出相应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