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倦怠情结是当前教师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状态,缓解这一现象的路径是使教师学习从外在驱动走向内在自觉。加深对教师学习本质与内在机制的了解能够使我们更好直面教师学习中的问题,对提升教师学习质量,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和改善教师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脉路及遇到的困境 ,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并分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内在改变问题 ,探讨了在大学与中小学结成协作伙伴关系的改革实践中 ,教师改变的可能性及其范式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国为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十分重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NCATE)自1952年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其评价核心的演变形式为:培养目标(1957年);课程(1960年代-70年代);知识基础(1980年代-90年代初);绩效(1995年至今).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辨析了教师专业化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情况,提出了自己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并就现实中教师职业与专业标准的差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是全球教育关注的新问题 ,中国在制定自己的教师专业标准时应考虑国内教师与国外教师专业、教师专业与非专门职业、教师专业与其它专业、教师专业的应然状况与实然状况、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共性和差异 ,使教师专业化标准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红斌 《教育探索》2005,(12):104-107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经历了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先是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后来转向强调教师主体的主动专业化,即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教师专业化概念的衍变、分化,其重心是不断向教师专业发展倾斜的。教师唯有不断地“自我更新”,才会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标准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培养和教师职业过程的独特化、熟练化、专门化、程式化和标准化。教师专业化标准主要有4个方面: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娴熟、专业情意的健全和专业自主权的享有。教师专业化实现的路径主要有: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加强教师职后的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和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刍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专业化发展标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特教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基本条件和内在素质两方面.基本条件从学历、专业、特教专业知能、实习期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崇高的专业道德和人道主义服务精神、先进教育理念和正确教育信念、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型能力结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晶质、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特教教师素质是一个整体系统,内在素质各部分对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是在美国,教师专业化策略从提高教师地位转向注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而我国教师专业化政策开始注重通过实施教师专业标准的外部控制,亟需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内在生成的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外在控制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种种弊端,内在生成的教师专业发展应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专业发展、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自我专业发展和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主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英格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出台的《英格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在教师专业特质、专业知识与理解、教学技能三大领域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它涵盖中小学教师的每一专业发展阶段,具有渐进性的特征。同时,它也具有包容性的特征,体现了专业技能熟练模式、反思性实践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标准》集中体现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核,对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和深化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标准编制背景、体系结构、实施、评估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及对标准的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对每个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都有参照性指导意义,为此,日本教育界也一直在欧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究本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以信州大学独自研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为案例探讨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并探讨对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研究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相结合。2012年,我国教育部相继颁布试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政策层面要求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必须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当前的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国内一些师范院校对此做出了实践尝试,但还存在着理论架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完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流之一,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内部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教师的职业形象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严重悖离。教师职业形象研究应改变传统思路,立足于现实,关照其内在精神——专业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美感等,从而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实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同构。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向把科学教育看做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高度关注科学教师的质量。建立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联邦政府在长期支持"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建立优秀科学教学专业标准并认证优秀科学教师的基础上,近年又在教育发展战略上强调"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并从政策上和经费投入上提出"投资卓越教学",推广优秀科学教师实践,借以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促进整个教育质量提高。本文旨在解读分析美国"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开发的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准则、内容、特点,从而为我国试行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规范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准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2007年,英国颁布了新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它从教师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明确界定了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强调了教师专业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动态性。2012年初中国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的试行稿,从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定义了教师的专业性。与英国的教师专业标准相比,中国的标准还应关注教师专业学科结构的综合性,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以及教师专业标准一体化的建立,从而确保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roops to Teachers (TtT) is a UK governmental scheme introduced in 2013 to facilitate ex-military service personnel to re-train as teachers. This narrative study explores the accounts of a sample of new TtT trainees at the onset of their training and considers their motivations for career changing, potential transferable attributes and skills, aspirational teacher identities and anticipated challenges. Emerging from these rich narratives is a strong, shared commitment to the trainees’ chosen new career. Self-discipline is identified as a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take into teaching from military service, whilst maintaining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 is more commonly regarded as an area of concern and challenge, rather than as a transferable skill set, challenging core governmental expectations of the Troops to Teachers initiative. However, the importance of and a desire and commitment to continue to ‘serve’, is widely held, reflecting a particular narrative refraction of the TtT trainees. This provides potential for further, perhaps longitudinal study, as the troops become teachers. The study affirms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investment in a wider recruitment strategy for career-change teachers more generally, as providing an experienced and motivated professional workforce for schools.

Abbreviation Df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MoD: Ministry of Defence; TtT: UK Troops to Teachers; TTT: USA Troops To Teachers  相似文献   


20.
Concerns around the provision and retention of quality teachers are global. Amongst these concerns are the preparedness of graduate teachers and the quality and na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focus questions of teacher preparedness and education within a wider discussion around the professional life-cycle of teachers.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s viewed as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rofessional life-cycle of a teacher; part of a professional continuum of learning and expertise, rather than a distinct preparatory phase. We do not present a detailed model for this continuum; believing there is still significant work to be done on defining and delineating the levels of expertise. Such work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We do provide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consideration. Further, we suggest a scaffolded transition, determined by the learning needs of teachers, betwee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induction, moving to in-service learning, with closer connections between providers and schools to mitigate against a disconnect between these phases of development. The potential role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supporting teacher learning across the professional life-cycle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