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手段,除要注意节奏和音值强弱的变化外,还必须将信息正确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以期达到传播的目的。要达到传播的目的,首先要从读物的种类差别入手。现代的诗歌散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把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要使听者感受到一种艺术魅力,必须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朗读的一般技巧包括停顿、重音、快慢、高低等。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确定重音和表达重音是朗读好一部作品的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重音的概念和类型所谓重音是指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它是由音译、音长决定的。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启发思维的作用。通过重音,可以融切表达思想内容,真切抒发感情。在朗读中一般把重音分为两大类,即"语法重音"和…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朗读提出了七字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让小学生在这七字上达标,就需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现在,就谈一谈朗读中最常见而又易被忽略的技巧问题——停顿。说它最常见,是因为无论读句、读段、读篇,均离不开停顿;说它易被忽略,是因为师生都很不重视,教师教此项知识,随意性很强,常是范读开道,  相似文献   

4.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中经常出现有关文言文语句正确朗读的试题。本文以中考题为例介绍判断停顿的方法。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义的理解上有区别,特别是文言文中词语存在通假、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现象,对于文言文的朗读就应把握其结构特点,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重音的两种基本表现方法:一是轻中显重,一是重中显轻。前者是常用的方法,后者只在某些感情特别强烈的情况下才使用。轻中显重的方法也有多种形式:有弱中加强、低中见高、快中显慢和连中有停四种。弱中加强是以音量、大小对比来突出重音,就是运用一般音量朗读全句而用较大的音量朗读重音。  相似文献   

7.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相似文献   

8.
读清句读(dou)、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划分的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眼动向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使作者写作的目的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表现,需要把握好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相似文献   

10.
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重要手段。语句中陈述、判定的中心词 ,修饰、描摹的关键词语和语句中的呼应词语一般处理为重音。重音的表达除了用重读法外 ,还可用轻说法、放慢拖长法和前后停顿法。  相似文献   

11.
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使作者写作的目的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显露,需要把握好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相似文献   

12.
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重音可以使语意表达得更加准确,使感情更加鲜明。本文主要探讨重音的主要类型和表达方法,以便更有效的指导朗读实践。  相似文献   

13.
所谓停顿,就是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做到节奏合理,停顿正确。但不少同学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认为朗读停顿无规律可循。实则不然,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的。这里结合课文介绍判断停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停顿是普通话朗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影响普通话水平的原因之一。在普通话测试和培训当中应对停顿予以足够的重视,推动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对停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朗读停顿评分的依据主要看是否造成肢解、误解和岐义。停顿是朗读的需要,反映出语言中词句的组合关系、语法的组织关系、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及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进程等因素,体现了朗读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与语音、语感、语流、语调等都有关系,是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把“其一犬坐于前”理解成“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面前”,文中的“狼”变成了狗。究其原因,一是没理解文意,二是没能正确朗读。就朗读而言,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常常会涉及文言句子诵读节奏方面的考查。如何正确地停顿?有以下规律可循。一、发语词、总结词和关联词的后面一般需要停顿。例如:故/君子有不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分析]文言文中将语助词、总结词和关联词这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二、主谓之间一般需要停顿。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分析]主语与谓语分别表示句子相对独立的“意义单位”,应停顿加以体现。三、动宾短语、…  相似文献   

17.
论停顿与连接在朗读中的运用刘晓波王海天朗读的语音技巧主要有停顿与连接(简称停连)、重音、语调和语速。其中停连是使语意清楚准确的最根本的手段。但是,初学朗读者在实践时由于对这一技术重视不够,因而往往处理不当而影响语意的表达。另外,一般的教科书上的有关理...  相似文献   

18.
考查古诗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内容之一,这些试题材料全部来源于课内某篇的某一两句文字,体裁涉及诗、词、曲及各类文体。试题类型既有让考生直接标示停顿的,也有让选择标示正确或错误的。一、常见题型例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要标一处)。①虽鸡狗不得宁焉。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001年福建中考题)  相似文献   

19.
准确把握和运用语句重音是朗读中利用有声语言体现话语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在朗读中恰当地运用语句重音,一要把握好确定重音的原则,二要确定准重音的位置,三要恰当运用重音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说话和朗读中的停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停顿既是人们说话和朗读时生理上的需要 ,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不能正确使用停顿往往会产生歧义、闹出笑话。本文从停顿和句意、语法结构、词性的关系 ,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的构成 ,停顿与气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