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越来越多满足的情况下,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诸多种类中,音乐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青睐的艺术形式,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流派。本文将重点研究利用流行的爵士音乐风格、元素对新古典音乐进行改编和创新,希望能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提供参考和灵感,也希望能够切实促进新古典爵士乐的改编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凤求凰》一首新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拟从《凤求凰》的创作背景、审美艺术特以及作品的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挖掘其艺术价值.借以希望给学习这首作品的声乐爱好者更好的诠释这首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好,这期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希望能帮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激起你更多的联想,由此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周围这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4.
教好高中立体几何第一章,使同学搞清直线平面间的一些基本关系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同学们长时间学习了平面几何习惯于看平面图形,然必须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从平面中解放出来建立空间概念,只有牢固地掌握了这一章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才有了可靠的基礎,直观教具的使用已得到大家普遍的重视,也确有良好的效果,这里不拟多谈,我愿意将我对这一章的教学情况在这里提出,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5.
单簧管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对这件乐器从零认识转变为喜爱,甚至很多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都希望建立中国单簧管学派。如果这个学派建立,中国的单簧管艺术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学习和演奏这件西洋乐器,越来越多中国作曲家将会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单簧管作品。现在本文章将会以中国单簧管作品的创作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分阶段性的对中国单簧管作品进行论述,希望能对未来中国单簧管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有一定的总结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三章 篆书临摹——从形似神似到得意忘形 学习任何一种书体,部须从临摹开始。学习作为古文字的篆书,因其字形结构与通行汉字有着较大的差异,就更应在临帖上多下工夫。临摹,绝对不等同于抄帖。这就需要弄慌临摹的一些基本道理。  相似文献   

7.
来稿求答     
编辑同志:许多热心学习的青年同志,对“记忆”这个问题特别关心。我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记忆”一章时,联系实际,感到有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首先我认为,不是任何作品都可以写成赏析字的,它必须有赏析的价值和可赏析的特点。人们每说某篇赏析章写得好,我说这是由于原作精彩。如果一篇作品本经不起分析推敲,却硬要拿来作章,那就是为赏析而赏析。有时原作中没有这层意思,而赏析却从中引申出许多内容来,这就未免失之于无中生有的主观臆测。其次,对某一篇作品进行赏析,或多或少总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宜人云亦云,敷衍成章。  相似文献   

9.
激励不但是一种领导艺术,也是职工教育中常用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才能用好、掌握好激励艺术,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呢?我以为有三种方法值得提倡:一是理解、关怀、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希望得到领导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理解和鼓励,而不希望自己被疏远、误解。作为职工教育者,就是要抓住职工的这种心理需求,不失时机地关心职工的情感需要,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的理解之中。要理解职工,就要深入到广大职工中去与他们谈心、拉家常、交朋友,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听取他们…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深化和改革,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关注数理化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艺术的素养,这对于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扬琴是我国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代扬琴音乐的创作推动着我国扬琴作品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让大家熟悉现代扬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特点,并对现代扬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怡 《上海教育》2014,(4):100-101
艺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类,前者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而后者相对较多地存在于义务教育课堂以及社会教学机构。高中艺术教育,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强调技能,更多的是关心作品内在的人文精神。诚然,这一目标完全符合高中生年龄和心理需求,但另一方面学生渴求学习自己喜爱的艺术专项技能也成为一个相对凸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黑豹新节奏新专辑最大的不同是音乐的节奏加快了,更富节奏感,使快与慢能够对称,让人们能感受到节奏的感染。大家肯定不希望黑豹与原来一样,都希望与以前有所区别,也就是要比以前更完善。我自己觉得这张专辑,在经过长时间的所有的作品,对于搞音乐的,还是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常富1984年出生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毕业作品:《外婆家》"此次创作的地点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汇溪村外婆家,那里有我许多值得回味的童年记忆,而现在外婆家极其贫穷落后,是因为这是一家残疾人。但是我对外婆家充满了爱与关心,在创作期间村里的人们以为我要拍摄这个视频是去向政府申请支援,但我只是为毕业作品创作而已。我现在还没有多大的能力去扶持这个家庭,深感惭愧,希望此次创作以后有更多爱心的同仁能帮助这种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14.
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品味语言:语言不但能够现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满足人们认识和交流的需要,还能虚拟地构造一个艺术世界,满足人们情感体验的需要,品味语言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美的享受,体验感情:体验作品中作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掌握章的结构脉络,理解章的主题思想,感知形象:阅读学作品,感知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作的企图和目的,掌握章的主题。理解主题;主题是作品的灵魂,理解作品的主题就是阅读教学承担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婧子 《大学生》2014,(15):16-17
“此次创作的地点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汇溪村外婆家,那里有我许多值得回味的童年记忆,而现在外婆家极其贫穷落后,是因为这是一家残疾人。但是我对外婆家充满了爱与关心,在创作期间村里的人们以为我要拍摄这个视频是去向政府申请支援,但我只是为毕业作品创作而已。我现在还没有多大的能力去扶持这个家庭,深感惭愧,希望此次创作以后有更多爱心的同仁能帮助这种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16.
查旧稿,我于1984年5月8日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短文:《美盲要比文盲多》。当然,这样无足轻重的短文引不起任何涟漪。倒是后来与杨振宁先生谈及此文,他极感兴趣,一定希望我复印寄他看看。科学家关心美育,令我兴奋。数年前认识李政道先生,他正从事艺术与科学的比较研究,我两次参加他主持的对这方面研讨的会议,他认为科学与艺术同属感情创造或创造性感情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充满真情的好章。章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叙写一名“差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断,道出了差生的尴尬与苦恼。作为一名常与“差生”打交道的老师,我感到这样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在一些学校这样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所谓的“差生”。要知道他们也有追求,  相似文献   

18.
美的艺术作品能震撼人心,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赞美与憧憬和对假丑恶的揭露鞭挞,这与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思想性与崇高的艺术表现手法之美是分不开的。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不朽名作《我的叔叔于勒》是其精品短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人教版教材或省编教材,无论怎样增删都难以撼动它在语文课本中的地位。学习此文,读者不仅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本质而且还从中领略到作者高超绝伦的艺术表现手法之美。  相似文献   

19.
《直线与二次曲线》一章在初等数学中是很重的一章。这章所涉及的概念,计算方法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十分密切,应该要求学生很好掌握。由于该章内容多,公式多,计算量很大,加之现在的学生基础相当差,在教学过程中难度也很大。下面就这章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短章的荟萃,却有着统一的格调和韵味,气息浑然,贯通为一,可以看成是一篇连贯的完整之作来读。但我首先想说的是,这样的作品,现在能耐心地看下去,以至于看完后叫好的人,怕是不多的。因为什么?因为浮躁:人们的趣味变了,对于太优雅的减少了信任。浮躁是从读者这一面说的.如果从作品这一面来说呢?恐怕也有问题,实在说吧,这样的作品有点小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