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的音乐是两个极端——摇滚和校园民谣。 我有六盘心爱的CD,《校园民谣1》,《校园民谣2》,《高晓松作品集》,以及麦田公司的“红白蓝系列”。朴树的“白色孤独”,叶蓓的“蓝色忧伤”和筠子的“红色激情”。  相似文献   

2.
正我喜欢的音乐是两个极端——摇滚和校园民谣。我记得我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的确有人伸手过来摸我的额头,看我是不是在发烧。我有几盘心爱的CD,《校园民谣1》《校园民谣2》《高晓松作品集》以及麦田公司的"红白蓝"系列,包含了朴树的白色孤独、叶蓓的蓝色忧伤和筠子的红色激情。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来界定高晓松的音乐。可我确实真正感受到那些哀伤清淡的旋律里面所蕴藏的激情,如同夜晚大  相似文献   

3.
鲁佳 《留学生》2014,(22):9-9
电影《醉乡民谣》里的主角勒维恩说:“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民谣是美国所有音乐形式中我的最爱,中文歌里我最喜欢的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形式,也源于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而美国民谣与乡村音乐是血源相近、相互影响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同一类型的音乐。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上个世纪末,我刚上大学的那一年,一本叫做《音乐天堂》的有声音乐杂志把我带到了西方音乐的天堂。时光真奇妙,多年后我在美国读硕士期间,竞有幸来到了被誉为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故乡的音乐天堂田纳西。  相似文献   

4.
同桌的你们     
这些天一直在听校园民谣,其中当然少不了《同桌的你》。伴着歌声,我回想起有同桌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每当听到那些简单舒缓、轻柔抒情的校园民谣在耳边响起,心里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学生还有多少人知道叶佳修、罗大佑,又有多少人会哼唱《乡间小路》和《闪亮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文章亮点写出了校园民谣那种令人心痛的纯粹和简单,其感触真实动人,引人共鸣。在听过摇滚、蓝调、古典、流行等一系列的音乐之后,我发现了校园民谣。第一次听校园民谣是在夏天,到一家琴行买  相似文献   

7.
11月8日 多云 每当听到那些简单舒缓,轻柔抒情的校园民谣在耳边响起时,心里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学生还有多少人知道叶佳修、罗大佑,又有多少人会哼唱《乡间小路》和《闪亮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忠告老狼     
由高晓松作词、作曲、老狼演唱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眼下正万紫千红。这匹从校园里杀出的黑马,以及由他掀起的“校园民谣热”,究竟会给我们歌坛带来什么?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的崔健,这位号称神州第一的摇滚歌手,作词作曲并演唱了《一无所有》等流行一时的劲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西部摇滚乐风暴。但事隔一年  相似文献   

9.
谈到校园民谣,乐评家李皖说过一句话给我印象极深:“最好的校园民谣产生于一只脚踏进成人世界时对青春的回头一望。”校园民谣中很多经典之作大多创作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校园民谣的声音终于渐渐地微弱了。《同桌的你》逝去了,《青春无悔》逝去了;曾经的感动逝去了,曾经的真情也逝去了。似风飘过,不留影迹。但是该说的还是得说。校园民谣与校园文学的命运似乎很相似,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校园文学曾被视为“显示自己的浅薄和孱弱”、“无骨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看到的听到的大多是对校园民谣的责诘和非难。是严词正义大义凛然的愤恨和痛斥。攻击  相似文献   

11.
我不是一个懂音乐的人,所以在这里对音乐夸夸其谈,好像是一件蛮可笑的事,但因为我喜欢校园民谣,我想对那些即将离我们远去的校园民谣写下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那时花开     
想用《月亮》里的一句歌词为青春收场,为我们的校园民谣收场:  相似文献   

13.
我似乎天生就缺乏音乐细胞,大部分的音乐对我来说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存在,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一首沈庆的《青春》。那悠扬的吉他声,诗一般的歌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一下子把我的心抓住了。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地迷恋上了校园民谣。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十年间,校园民谣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晓松、老狼和一首《同桌的你》,其余的都被人丢在风里。从黄小茂第一次在他的企划文案里写下“校园民谣”这四个字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除了1994年校园民谣火得让人无处躲闪之外,其余时间,没有人再愿意提起这四个字。它可以成为人们心底的记忆,可以成为人们对某一时代的怀旧。  相似文献   

15.
当校园民谣只是飘零于昨日的风中,如黄昏的风铃声飘落于某些人的记忆中,我的心里却是永远珍藏着老狼那沙哑而又真诚的声音。校园民谣是清醒的心的呓语——我一直这样固执地认为。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创作背景《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台湾校园民谣。陈弘文词,林建昌曲,原唱为台湾歌手银霞。校园民谣又称“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台湾地区,流行于校园且多表现校园生活,刻画学子的心境或感受。这类歌曲的曲风总体朴实明快、朝气蓬勃且具有诗意的浪漫气息,从诞生之时便受到当时及其后学生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8,(5):38-38
童年是许多人一生当中最纯真无瑕的时期,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有的只是令人一生都回味无穷的快乐。校园民谣中就有一系列记载美好童年的歌曲,如叶佳修的《外婆的澎湖湾》、罗大佑的《童年》等。  相似文献   

18.
校园民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曾经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今却离校园远去。这是社会的原因还是音乐受众的原因?谈文作者从校园民谣及其受众的特点时校园民谣的流行和失落进行了理论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记得刚上技校的时候,我喜欢听的音乐并不算很多。性格决定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过去流行的“校园民谣”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飘在岁月中的时代;乐与悲,爱与愁,都在歌声中被琴弦颤落;流下的仅仅是水晶般的眼泪和心情!”飘在歌声中的是淡淡的忧郁,淡淡的理想,那种缥缈或怀旧的情调每次都会击打我的内心深处。至今还记得第一张“校园民谣”专辑中制作人的那段话:“……我有一种冲动,想告诉年轻的心灵,它是我的,希望它也是你的。”是的,它也是我的,再一次听沈庆写的那首《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你知…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19)
上世纪80年代鼎盛并开始膨胀的台湾校园民谣开始风靡大陆。即使现在,大陆的很多校园民谣的创作者都不断地提到了一个名字——罗大佑。是他的歌深刻地影响了校园民谣的创作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