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晓红 《现代语文》2011,(5):119-119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选取了战争即将到来前,一座行将陷落的小桥这一小小的窗口,呈现一位孤独的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显而易见的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老人,然  相似文献   

2.
《桥边的老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法西斯即将进攻埃布罗,百姓们争相逃离战场。我奉命过桥去勘察法西斯军队推进到了什么地方,在桥边,和老人展开对话,得知老人对曾经豢养的动物的命运的担忧。从而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生命的尊重。战争与人性是小说永恒的母题,是作家们不竭的创作源泉,由此产生的皇皇巨著何其多也!而《桥边的老人》仅仅用一篇千字短文就展示了战争的罪恶和人性的美好,这不仅源于小说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更得力于作者简约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桥边的老人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的老人坐在路旁。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正涌过桥去。骡(luó)车从桥边蹒跚(pán shān)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轴。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沉重地走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相似文献   

4.
桥边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着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相似文献   

5.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是海明威众多战争题材小说中视角比较独特的一个短篇。海明威《桥边的老人》,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桥边的老人》(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课文)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该小说并没有对社会历史作全景式的描写,只选取了一个极细微的“点”——战争时期的一位普通老人,着力再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一个极细微的小画面——座浮桥边的简短对话。但是,恰恰是透过这样一个极小的窗口,我们从中窥见了战火纷飞严酷处境里人性的光辉——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对战争的厌倦与痛恨,对和平的热爱与渴望。  相似文献   

7.
一、语言描写的常规与非常规 如同海明威的许多小说,《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也由人物的对话构成。而对话的简洁,一直是海明威小说的特色之一,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论”在小说创作中的形象体现。对于这种简洁对话,英国作家贝茨曾把它跟此前的经典小说家作了比较,认为在老规矩的写作中,特别明显的是:  相似文献   

8.
“《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然而,这个短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极深。”这段评论文字出自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师教学用书》,点明了《桥边的老人》是战争题材的小说,主题很明确,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又补充一句“意蕴极深”。那么,极深的意蕴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领会本篇小说的内容与主旨;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体会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主旨的呈现的关系;了解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短篇《桥边的老人》,主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和突出人物形象.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细细品析,我们能发现对话中所体现的背景和内容包含着诸多非对称性信息.为了更深入地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我们有必要去分析对话语言与"我"和"老人"两形象透露的非对称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
桥边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挢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相似文献   

12.
春末夏初,在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中学,金立群博士给高一两个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语文课。这堂课,金老师讲的是海明威的一篇小说《桥边的老人》。这是一堂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好课。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前导入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简介: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一无所获,最终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当他最后历尽艰辛,终于把马林鱼杀死,在归途中又不幸遭到一群鲨鱼的袭击。老人竭  相似文献   

15.
在塑造老人桑提亚哥的“真正”性格的过程中 ,海和马林鱼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既是老人精神的象征 ,又对人物性格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11,(11):50-52
1954年10月2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学院里,诺贝尔文学奖正在颁授。但是,获奖者的席位却是空缺的,他只带来了一封简短的口信: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15、16两日,笔者参加了浙江省丽水市校本培训语文学科活动,执教浙江省IA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桥边的老人》。上完课之后,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改良模式)在新课改中的尴尬,也充分感受到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之于提升教学成效的必要性。现将两次教学过程的设计整理出来,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部不朽的名著,前几年曾拜读过,前不久再读<老人与海>,又一次被小说中的主人翁圣地亚哥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9.
《桥边的老人》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将它置于海明威战争作品中进行互文解读,既能深入地理解战争对人的身心伤害及价值伤害,又能具体分析荒原时代的存在主义思潮和古典悲剧命运观,进而借助文化象征的透铣领悟老人跌落尘埃深渊的丰厚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20.
《桥边的老人》以叙述者"我"与一位老人在战前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揭示出老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对战争本身并不关注.小说以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展示出人物的价值取向,以视觉化的对话场景呈现出"冰山"风格特点,人物在即将到来的性命攸关的危险面前从容应对,不忘关怀他人关怀动物,体现出人之为人的高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