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及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舞蹈特征形成的共性,以不同的视角解析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引发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温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88-90,102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改革开放在给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云南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少数民族音乐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灭绝!  相似文献   

3.
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丰富多样,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不仅是政府文化部门的责任,更是现代艺术教育应尽的义务。本文明确了艺术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将两者有效融合,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保护使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间教育本身缺乏理论性及系统性,主要表现形式多样以及生动,同时民间教育具备较强包容性,教育方面不全部都来自官方教育,还有很多受到民间教育启发。中国、俄罗斯民间教育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各自特点。本文主要是分析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差异性,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论述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我国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保护不同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是标本式的记录与保存,而是要激发民族文化内在的活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开发相关文化产业等多种方式,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7.
俄少数民族最初是在18世纪的时候,被沙皇俄国迁至中国境内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更多的俄罗斯人陆续进入到新疆一代,中共建立政权后,改称俄罗斯族,或者俄少数民族,俄罗斯族主要居住新疆地区,还有一些散居在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内。他们虽然身居中国境内,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习俗、服饰、节庆、以及文学舞蹈方面都还是和俄罗斯本民族基本相同,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北地区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蕴涵在民间信仰中的性别意识,不仅折射出新疆少数民族的性别观,也影响其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中性别意识的特征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透视这种性别意识对新疆少数民族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生存和历史状态的绘画是我国绘画发展中的一大部分,少数民族绘画是为表现少数民族及其风土人情,他们身边的风景而存在,同时在画面中暗示折射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大聚居地,在西部地区拥有多种少数民族群体,其绘画发展是很丰富的。本文主要就以藏族绘画为例对西部少数民族绘画风格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地域观念的变化,以及其它外来文化的影响等,使本土原生少数民族音乐在强大的现代文化面前渐渐引退。通过分析当前民族音乐传承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在本质上的差别,提出应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当中,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得以整理、出版的作品有近千部,为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四十年来,民间文学领域的学者们着重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文本研究。之后,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学界借用口头诗学理论和表演理论进行本土化实践,使文本研究转向语境研究。加之学界对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使用,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在搜集整理与理论探讨方面仍显不足。在新的语境下,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研究的发展,需要更新田野观念,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加强其搜集和整理;完善理论建构,拓深方法论的探讨;追踪学科前沿问题,把握发展契机,走口头叙事诗学的综合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2.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理论的研究视野、理论范式以及研究方法,对于高速变迁、消亡的各少数民族民间乐舞文化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艺术人类学为学理基础,以哈尼族、彝族乐作舞为研究个案,在深入民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合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的普遍现象,记录个案的文化变迁现状,探索民间乐舞与周遭文化因子的内在关联,多视角剖析民间乐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古代,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各民族间经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呈现自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到地主经济的梯形发展结构。近代,云南的开放,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出现明显变化。一些原来经济较落后的少数民族,消除了过去相对隔绝的状态。一些原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少数民族,在开放的过程中积累起较大数额的商业资本,有的甚至跨入了近代企业经营的行业。一些地理环境处于对外开放流通线上的少数民族,出现了直接向近代化过渡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舞蹈图腾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力量的认识,还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而将其应用于公共艺术中,不仅为人们营造了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外在环境,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小视的影响,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塑造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源于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录与传承方式。随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这就要求以国家政策为引导,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然而其正在遭受着强烈的全球文化冲击而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档案部门在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把档案管理思路和方法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的建立和保护有机结合,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这在当前强调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和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形式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章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9):125-128
毕节试验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毕节试验区的绘画创作资源,一方面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绘画作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弘扬试验区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云南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斗争,在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世界各国是不多见的。它是云南各族人民艺术智慧的高度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瑰宝。但纵观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大都是花甲老人,年轻人甚少。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要继承和发扬,并走向世界的前号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杨南丽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1):46-49,70
云南是多民族、多贫困、多山区、多气候、多生活方式的省份。少数民族在发展中其生活方式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分析、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特点及在新时期的变迁,对于全面推进云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公选课的意义、可行性及实施建议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同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