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的良心     
陈相  何芝莹 《新闻窗》2010,(2):124-125
近年来,记者伦理道德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收受红包,编造虚假新闻,炒作新闻……人们不禁要问。记者的良心哪里去了!何谓良心?良心是伦理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Ⅲ记者的良心就是记者对自身“环境守望、社会良知”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并以此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它包括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12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绝大部分媒体反应迅速、报道深入,表现出了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悲悯之心,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了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值得警惕和反思。笔者从这些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为今后的灾难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集中报道了社会中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其中涉及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等诸方面.以“小悦悦事件”为焦点,媒体就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报道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媒体铺天盖地进行道德追问的时候,我们也隐约发现了报道的情绪性、片面性乃至游离于既有法律之外的“道德审判”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此时刻,再次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发掘媒体新闻报道中将二者混同的问题,并提出实践中可以采取的具体解决方法,对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纠结的媒体报道来说,定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集中报道了社会中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其中涉及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等诸方面。以“小悦悦事件”为焦点,媒体就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报道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媒体铺天盖地进行道德追问的时候,我们也隐约发现了报道的情绪性、片面性乃至游离于既有法律之外的“道德审判”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窃听门”事件引发人们对新闻道德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由于诸多因素的诱发,使得媒体新闻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新闻道德对媒体公信力意义重大,要维护媒体公信力,需采取强化新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加强新闻机构的道德建设与强调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律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绝大部分媒体反应迅速、报道深入,表现出了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悲悯之心,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了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值得警惕和反思。笔者从这些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入手,  相似文献   

7.
"书刊丢失"现象的深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溢庭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3-234
通过“书刊丢失”现象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并对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矫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理解的道德与责任,应该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这也是衡量~个记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对道德与责任的坚守是造就记者强烈的新闻敏感、独到的报道角度、积极的传播效果的一把“利器”。记者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应该选择的道德行为和对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就是记者的道德与责任。  相似文献   

9.
赖晓红 《新闻世界》2012,(6):224-225
动机与效果是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评价的重要概念,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道德评价必须正确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本文结合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试探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模式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并以“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为例,尝试对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改革与媒体发展,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正冲蚀和考验着他们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并已经造成了少数媒体与记者的道德出轨与行为失范,以下这几种失范行为就深为社会所诟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的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互联网道德失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传媒环境下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新闻爱好者》2008,(12):41-42
新闻伦理和新闻事业道德问题成为近年来新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重大的、引起新闻界广泛争鸣的新闻伦理失范事件发生。2002年,香港《东周刊》女明星裸照事件;2003年山西繁峙金矿矿难报道中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国青年报》第二代身份证将由日本企业制造的假新闻等。  相似文献   

13.
李松晓 《今传媒》2016,(6):35-36
著名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曾引起社会关于记者新闻道德的大讨论,而其背后所反映的记者的职业责任和记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也在各种新闻事件中屡见不鲜。对待这种由于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和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不一致带来的伦理困境,有必要寻求一个两者平衡的“度”。而自媒体发展后出现的“全民记者”现象也使得这种新闻专业领域的矛盾开始随之出现普遍化和“去专业化”趋势,新形势下,处理“拍照还是救援”的矛盾的方法,在拍摄技术日新月异、拍摄过程日益便捷的当下,有着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媒体市场化使各媒体之间,特别是区域性媒体之间竞争加剧。各媒体纷纷扩增传播内容,对新闻线索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新闻线人”具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新闻内容后详细标注对新闻线人的酬金,更是直观认同了这一群体的价值并激励着普通受众群体。因此,新闻线人近年不断发展,并出现职业化趋势。既是“职业化”,理应具备“职业道德”。结合我国当前新闻线人在发展中所存在的某些失范问题,对其“职业道德”结构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一、当前新闻线人存在的几种道德失范问题首先,经济利益的直接驱动使新闻线人某些行为失范。新闻线人作为一种职业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报道突发事件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旦社会道德和专业需要之间出现了矛盾,新闻记者该如何进行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记者除了要将采编以及报道新闻的工作做好之外,同时还要积极的践行社会道德。但是现在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一些新闻记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抢现场在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下应该要比抢新闻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新闻记者必须要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具有充分的认识,将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树立起来,对人文关怀予以更多的重视,从而使自己的道德素养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在媒体公信力建设中,新闻道德建设又至关重要,从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方面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避免媒体在自身和舆论引导中出现失范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新闻道德失范是引起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新闻媒体公信力必须加强新闻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下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途径,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新闻反转造成了伦理失范现象产生,主要表现为利益与道德、隐私与权利、盲从与理性等伦理冲突问题.对这些反转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由于技术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诱发这些伦理失范现象.针对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可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把握以及后果应对等三个阶...  相似文献   

18.
灾难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在灾难影像报道中产生伦理失范的负面效应也非常普遍,从而引发人道主义与传播真相之间的道德争议.从新闻价值的判断和人道主义的诉求两个方面分析其内在动因,则媒体在坚持新闻价值至上原则的同时也应该把人当作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建立全面而成熟的影像传播伦理,平衡好人道主义和真相报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焦雅奇 《新闻窗》2012,(3):93-93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闻记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屡禁不绝的假新闻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新闻道德,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假新闻所表现出媒体公信力与新闻职业道德与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从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新闻道德的不良现状,其具体特点表现为:报道跟风,群体造假;新闻寻租,追求不正当利益;“把关人”作用降低,影响事件进程;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更正、道歉不及时;新技术造假严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播权威新闻信息的主体,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与社会道德价值息息相关,其中包括新闻信息的舆论导向、政治主张、社会监督等作用,然而现在个别新闻媒体单位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从侧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新闻的社会道德价值。本文将在了解新闻社会道德价值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其价值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