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政举 《红领巾》2005,(2):70-72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确立了反诉制度,但内容过于简略,理论界对反诉的诠释分歧较大,实践中掌握的标准也不统一,重构反诉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反诉与本诉的实质联系不同,可将反诉分为强制反诉和任意反诉.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且反诉的事项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反诉只能存在于通常诉讼程序和一般诉讼案件中,在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不存在反诉的可能,或虽可提起反诉,但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李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57-59,68
反诉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有利于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司法资源,并且有助于避免不同裁判的矛盾。然而,由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理论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使司法实践操作不一。本文对反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各国规定的横向考察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构建。  相似文献   

3.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对诉讼权利滥用之制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要求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滥用诉讼权利是违背权利设置目的,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或国家利益为目的行使权利的行为.为诚实信用原则所禁止。各国均立法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滥用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惩罚措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有效遏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切实落实诚实信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反诉问题的理论复杂性,以及各地法院掌握尺度不一,给案件的审理带来很多问题,也给当事人维权增加了诉讼成本,通过相应案例分析,从实例角度来给大家介绍反诉问题,以供大家理解理论及案件实务处理时得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一项提高效益、实现公正的平衡性机制,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制度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已不相适应,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反诉人的合法诉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反诉制度中诉讼权能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反诉立法的薄弱、反诉制度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审判实务中错误观念的制约、反诉的理论研究尚待深入、传统"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笔者以为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构建我国反诉制度中的平衡性机制,确保本诉被告诉讼权利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反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但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致使实践中对反诉恣意处理,当事人的该项权利屡遭侵犯,所以有必要从理清反诉的构成要件入手,对反诉双方当事人予以保护;而如果对权利不加约束又会造成滥用,所以对滥用反诉权进行的恶意反诉进行相应的规制,是对反诉进行保护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8.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被告所享有的民事诉权,也是一项基本诉讼权利。针对我国反诉制度现状,结合外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提起反诉的时间、主体、牵连性和强制性反诉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评析,以更好地完善反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提升司法效率、避免矛盾裁判是设立反诉制度的初衷.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承认一定条件下反诉当事人范围扩张的先例.反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3条,针对反诉当事人的"严格限制观",看似避免了纠纷解决复杂化,实则存在违反反诉预设功能、不利于当事人诉权平等保障等弊端.从传统做法的弊端出发,从国际国内视角探寻反诉当事人扩张的理论依据,通过类型化研究三种形态下的反诉,旨在厘清反诉当事人范围扩张具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合理分配法院与当事人在证据收集中的角色对完善我国证据制度及整个民事诉讼体制有重要的意义.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该诉讼模式下构建的协同型证据收集制度强调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以及当事人相互之间在证据收集上的协作,符合我国国情及各国证据法的发展趋势,也应是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