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30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1首。《全宋诗》、《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一些佚作。今从《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辑得诗4首,从《四库全书》辑得文3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文1篇。  相似文献   

2.
《相士如相马》等《杂诗四首》早在宋、金、蒙古对立时期已收入元好问的诗集,清代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里辑出了宋人汪藻的《浮溪集》,四首诗又出现在《浮溪集》中。对此四诗的二属情况,学术界尚乏深入的考辨。从汪、元二人各自诗文集的版本情况以及诗文内证两方面来看,四首诗应为元好问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汪藻作为宋代南渡时期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其《浮溪集》中的诗歌,不仅在创作上造诣很高,为时人及后世评论者所称道,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且,这些诗歌在厘清作者生平经历、辨正作者身处时代历史记载之讹误、补充历史事件的细节及补正其他宋代文献材料等方面亦发挥了一定作用,具有极高的史料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滔集成书后至宋逐渐散佚,其八世孙黄公度据家藏残稿编辑成十卷本《东家编略》,九世孙黄沃又加裒辑并于淳熙、庆元年间两次刊刻行世。明正德、天启、万历、崇祯年间皆有刻本。清末王懿荣以影钞宋庆元残本为底本,并以明正德本补其阙文刊于北京。黄集多次刊刻大致以南宋庆元本为祖本,其最为精善者当为清末王懿荣《天壤阁丛书》所收《莆阳黄御史集》。  相似文献   

5.
东汉袁康、吴平所著《越绝书》,传世已久。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刻本,有明正德四年刘恒仿宋刻本(正德本)、明嘉靖二十四年孔天允仿宋刻本(孔本)、明嘉靖二十六年陈垲刻本(陈本)、明嘉靖三十三年张佳胤双柏堂刻本(双柏堂本)、明万历吴琯刻《古今逸史》本(吴本)、明万历二十年何镗刻《汉魏丛书》本(汉魏本);清代的《越绝书》刻本大多收入丛书之中,主要有清乾隆五十六年王谟《增订汉魏丛书》本、光绪四年钱培名《小万卷楼丛书》本等;民国以后,又有《龙溪精舍丛书》本以及《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本;建国以后,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参照此书各种版本加以校注,并手写一通,于1956年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张本),书末有附录一卷,收入各家为此书所作序跋和此书《四库提要》等,并附有清钱培名《越绝书札记》及《逸文》、清俞樾《越绝书札记》等,内容较为完备。杭州大学乐祖谋同志以明双柏堂本为底本,又对此书进行了校勘,于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点校本,更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然金无足赤,点校本中仍有不少疑文值得商榷,今不揣浅陋,撰成札记若干条,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著名文人,其文集最早以五卷本行世,元、明以来,五卷本的《王绩集》不见著录,多以三卷的删节本流传。文章就今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王绩别集中序跋的整理作相关文学与文献学研究,管窥别集序跋在文学与文献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莆先生集》为明嘉靖十一年状元林大钦所撰别集。本文对这个别集版本情况进行考核,确定了各本间源流关系;又对集中个别伪作加以辨证,分析其作伪原因。  相似文献   

8.
据《晋书》卷82《千宝传》可知,干宝撰《搜神记》,凡30卷,每卷都由若干篇微型小说组成,旨在“明神道之不诬”。可惜,这部志怪小说后来散佚了。据《四库全书总目》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等所考,明清时代流传的《搜神记》20卷本是明人胡震亨辑录而成的。这部20卷本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少学者的整理,至今已有多种读本,例如明末有毛晋《津逮秘书》本,清代有  相似文献   

9.
粤诗总集是研究岭南诗歌的重要资料,根据《四库全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书的著录,考证出现存最早的粤诗总集为明代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后重刻数次,大致还有十种左右版本,如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附汪广洋诗五卷,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明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琯朗《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乾隆戊辰(1748)一篑山房本、《四库全书》收清抄本《广州四先生诗》四卷、清嘉庆间刊罗学鹏《广东文献》初集卷之九至十四《南园前五子集》、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陈氏樵山草堂刻本《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南园后五先生诗》二十五卷附刻南园花信诗一卷及现代整理本1990年梁守中、郑力民点校《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广中五先生即南园五子,开岭南诗派风气之先,自此之后,粤诗总集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明代胡缵宗纂修的《安庆府志》,在地方志修纂史上享有盛誉,然其卷数,各家说法不一。胡缵宗自称其志十七卷与余珊称胡志十六卷,主要是以按类分卷、以卷统篇的体制来统计卷数的,只有"记"类例外,篇卷合一,一卷一篇。而嘉靖刻印本计为三十一卷,是以按篇计卷、总篇次与卷次合一的体制计卷的。两种计卷体制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至于十六卷与十七的差异又是由于对胡氏《自序》是否算作府志正文而产生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三十卷和当今学者提出的二十四卷新说,皆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1.
孙黄作为元末明初岭南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集《西苍集》在其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黎贞编次。在明清两代,《西苍集》八次刊印,受到众多文人青睐。直至今日,孙黄的佚诗佚文仍不断地被发现。《西苍集》是中国诗歌史上瑰丽的一笔,文章对其聚散存亡、版本流变进行了分析,概括出其版本系统的传承渊源,梳理出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旧题明精抄本。然而经过我们的考证,该藏本当为清康熙间的抄本,而清抄本的祖本当是明万历末的抄本,而明抄本的祖本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录出于唐宋间尚传于世的二卷本《玉集》,二是辑录于早于存世的《选》、《古苑》等献刊刻年代的,现今已佚的,收有宋作品的献典籍。其抄录或辑录时间当与《楚辞集注》同时。这说明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是保存着唐宋古本风貌的,可以与研究看重的宋元本古籍相媲美的精抄善本。在楚辞学和宋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司空表圣诗集》由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司空表圣诗集》,系由后人三次辑录而成。较早的是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戊签》七十四,据多种宋以来唐诗选本辑录司空表圣诗365首。清人席启寓在胡本基础上小有删补。《全唐诗》则在胡、席本和季振宜《唐诗》等基础上汇集、补遗,“可云大备”。  相似文献   

14.
谢德  谢祥皓 《滨州学院学报》2012,28(5):106-114,118
《宋史·艺文志》著录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为《孙子十家注》的原始著录,其源则为各家注本的出现,其中依次包括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皋、何延锡、王晳、梅尧臣、张预十一家注。吉氏成书后重要的刊本则有:明正统《道藏》刊《孙子注解》;明谈恺、李棣、黄邦彦等刊《孙子集注》;清孙星衍刊《孙子十家注》;及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刊的《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相似文献   

15.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史记》,为出于文治之需。殿本《史记》以明北监本为底本,参校众本,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校改讹误,增补三家注文,版本质量大大超过明北监本。  相似文献   

16.
明万历版《山西通志》由李维桢、范弘嗣、邢大道、阎重光等编纂,山西巡抚李景元、魏养蒙、樊东谟、吴仁度相继监修。是志纂修始于万历三十四年,至万历末成书刊印。初刻本至少有23卷完整保留在现存的两个残佚本中。通行的全帙本由巡按山西的御史祝徽在崇祯二年用万历旧版重印,并补写叙文,残佚本卷二十二、三十及卷二十五中的两页即据此本补刻重印。是志上承嘉靖志,下启康熙志,所纂聚三晋一方自然与人文各类典要,自上古迄万历四十二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地方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汪世清辑成的《水香园觞咏集》和《阮溪诗征》,既有家族文献的性质,又有徽州文化的内涵;《王炜诗文集》也是一部值得整理和研究的徽州文献。这三者所收集的都是清代人的作品。《新都秀运集》则是明代徽州人所选明代徽州诗,是一份更加珍贵的徽州文学遗产,这次整理的是世清先生捐赠的抄本。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赋"源远流长,汉赋是我国赋体文学的源头,更是我国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期间经历了汉大赋、魏晋抒情赋、唐代律赋和晚唐小品赋、宋代的文赋等成就卓著。元科举不兴,明八股取士,但文人赋作仍有很多。尤其明末清初一批抨击阉党乱政、反对异族入侵和清末富有爱国情怀的赋家和赋作,更加拓展了赋的题材和内容。明清已还,赋论和赋集渐多,为研究辞赋奠定了基础。汉赋繁盛乃盛世必然。21世纪初,正逢盛世,新赋创作蔚为壮观,但是作家的国学修养、作品的思想深度、创作技巧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向以欧阳修和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赋作家和文赋作品学习。  相似文献   

19.
袁表、马荧选编的《闽中十子诗》,收入了明初洪武永乐年间林鸿、高棅、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僻、王褒、周玄、黄玄等十人的诗歌,作为阁中诗派的先驱,十子创作的菁华梗概和“一时之风气”,借是编得以幸存。万历四年徐中行首刻以《闽中十子诗集》命名,欲览其全的汇集意图,其实仅是彰显其“风调尔雅”之一格;《四库全书》本《闽中十子诗》,虽云“此编采撷菁华”,但馆阁的删改走样,加上传本久妙,已现残缺之貌;光绪十二年郭柏苍刊本《闽中十才子诗》,虽以重刻命名,然郭氏以古稀之年更正舛伪之功、吉光片羽之叹,令人感佩。  相似文献   

20.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