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博览》1994年第10期刊载的《天下第一长联》说:饮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号长联’在昆明西郊约五里外的滇池畔的大观楼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观楼长联。该联长180字,确是一副长联。但现在把它说成“天下第一号长联”就不对了。  相似文献   

2.
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除了具备对联的基本要素之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也独具特色.文章首先剖析了大观楼长联语言特色,其次解读了长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大观楼长联     
对联可长可短,短的五七字,长的数十字都有。长联中最出名的当推昆明滇池大观楼那一副。此联共180字,是曾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不过,若以字数来说。则后来已有比大观楼长联更长的长联了。)  相似文献   

4.
昆明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它主要的艺术成就有五个方面:规模宏大,开创了楹联史上长篇巨制的先河;结构精巧,为后世长联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语言含蓄优美,凝练生动;个性鲜明,思想深邃;意境开阔,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5.
清代昆明大观楼长联 ,名扬四海 ,第一个明确夸赞评价长联的 ,是从云南思茅地区无量山下走出来 ,在省外担任巡抚、工部左侍郎的清官景东人程含章。他评价“孙髯翁大观楼长联 ,才雄气猛 ,为海内第一杰作”。评联后 ,他又从艺术上考虑去修改长联 ,未获成功。以往联坛中人对他 ,忘评联之功而责改联之过 ,是不太公平的  相似文献   

6.
我院余嘉华同志编著的《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和《闻一多在昆明的故事》两书,最近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约九万字,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大观楼长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作者的身世和思想,还首次介绍了孙髯的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书末附有孙髯二十六题四十首诗歌的注析。《闻一多在昆明的故事》八万  相似文献   

7.
提起长联,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昆明大观楼上孙髯的一副名联,如瀑布高悬,江河直泻,洋洋洒洒,气良非凡。本文仅就长联之“长”,进行探讨。长联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该书第五十三回说: ……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旁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孙髯及《大观楼长联》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方面有待深入和推进,主要问题有:对孙髯的诗文及其它作品缺少整体观照,对孙髯在清代中期联学场域及云南文学中的影响、地位与作用需要澄清;对孙髯进退失措的心态、布衣终老的生命历程与清代中期的文化政策、士林风气、世风流俗的影响和浸染研究不足;对《大观楼长联》与清代中期联学发展的互动研究不足;对《大观楼长联》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不足。对孙髯及其《大观楼长联》的研究进行述评与展望,希望有助于推动孙髯的个体研究,进而达成对清代中期云南诗坛、联坛场域的深度认知,开辟出一条研究清代中期云南社会变迁、士风流变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登高寄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因此而作的诗人词曲数不胜数,许多作品至今仍撼动人心,广为传诵。这里,我再向读者介绍在这块园地里诞生的另一枝奇葩——享有“天下第一联”盛誉的昆明大观楼长联。  相似文献   

10.
楹联的格式特点之一是灵活不拘,可长可短。过去一般认为昆明大观楼联最长,共180字,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等。其实比大观楼联字数多的联很多,如李大钊挽孙中山联212字,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道观联394字,钟耘舫题四川江津县城楼联竟长达1612字。至于短联,一般则认为是四字、五字联,其实不然,也有短至三字、二字甚至一字的。三字联也不少见。鲁迅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老师出上联"独角兽"让学生对。有的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都有其固定的格律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的对联,有没有其一定的格律形式呢?文章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许多长联,作了比照探讨,由观察马走路而得出对联在声律上的一个格律,姑名之曰“马蹄律”。  相似文献   

12.
孙髯翁所撰大观楼长联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意蕴,集中体现了对联艺术的六个美学范畴的十八个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使僻处我国北方荒漠的蒙古人一时成为震撼世界的力量。至今悬挂在昆明大观楼前孙髯翁长联中说“元跨革囊”,就是这种所谓“伟烈丰功”之一。对蒙古平云南这段历史的研究和公正评价,还不能说已经完结,相反应当说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弥勒县“两基”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验收和国家教育部的认定,弥勒人世代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000年,弥勒“两基”工作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这一殊荣来之不易,它倾注着弥勒各族人民的智慧、汗水、心血。   一   “弥勒”,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佛。为此,人们称她为佛城。   弥勒地灵人杰。这块佛地养育了伟大的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先生;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孙髯翁选择了这块佛地作为归宿;“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出自这块佛地。   改革开放以来,弥勒人为红河州、为云南省创出了两个品牌:红河…  相似文献   

15.
《灌县青城山联》是继《昆明大观楼联》后的长联佳作之一。这副对联乃四川通江李善济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作。体制宏大,正气磅礴,文彩丰溢,如同一篇优美的长赋。 青城山,在四川灌县西南三十里处。背靠岷山雪岭,面对川西平原,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三十六  相似文献   

16.
妙趣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对联不仅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名联佳对,浩如烟海。这里给大家展现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沧海一粟。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欣赏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国粹中的珍品。就其形式而言,虽不如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就其对内容的涵载量而言,实不亚于唐诗、宋词和元曲,甚至还有过之。从五代后蜀国君孟昶(916—965)制作“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开始,对联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和定位,逐渐为我国人民所认可和喜爱。从“容易”(明·解缙)对“色难”(明成祖朱棣出对)到昆明大观楼长联,构成了一副锦绣玑珠、琳琅满目的画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有些介绍大观楼长联的文章认为“玉斧”是“一种小巧的文具”,“系文房玩物”、“文房古玩”或“头上饰物”。这几种解释是否恰当,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关于“玉斧”,在史书上屡有所见。后晋时,王建立在天福五年(九四○)去朝见石敬瑭时,石敬瑭曾“赐以玉斧、蜀马”。又“洪武三年(一三七○)元嗣君(妥懽睦儿)北走,获……宋、元玉玺、金宝十五,玉册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这些物件,都是古代封建帝王的“传国之宝”,而“玉斧”竟然能与玉玺、玉册、大圭和镇圭等同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详实的材料分析论述了大观楼长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独特的风格,概括出它具有五方面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拙作《“萌”言“萌”行“萌”文化》一文,分析了“萌”的新义项的来源和发展。曾几何时,“萌”又有了新的演化,出现了“卖萌”一词。“卖萌”产生后,发展势头极为凶猛,频频亮相于各大媒体。本文就算《“萌”言“萌”行“萌”文化》的续篇吧。不少人觉得奇怪,长这么大,听说过卖菜、卖水果、卖衣服,却从来不知道“萌”也可以卖!其实“萌”不仅可以“卖”,而且还“价值不菲”.部分潮男潮女甚至将“卖萌”当成自己的秘密武器。缺了它。绚烂的生活可会暗淡不少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