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年研究”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史上一次规模最为广泛的研究实验,它对美国的教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评价在其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开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同时它对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它对我国现今的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STS课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当今科学教育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与整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社会以及文化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因此,作为一种科学教育的改革思潮,它还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当前国际上STS课程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STS课程的目标、课程类型和课程建构,并由此寻找一种把握STS课程发展趋势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化与综合,是课程编制的一对永恒矛盾,它贯穿了课程发展的整个历程。目前,国内课程理论界对综合课程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涵义多重的术语,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里,课程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每一种课程的定义和用法,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并标明了它最关注课程的哪些方面。自从80年代初幼儿教育理论界重新引入“课程”这个概念后,幼儿教育课程研究即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要界定“幼儿园综合课程”,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一、“课程”…  相似文献   

4.
比较课程论是一门研究典型性课程问题和指导性课程理论的学科,它孕育于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又超越了课程论的研究范围。作为教育这个复杂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比较课程论在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的选取上都体现了一种复杂性思维。目前,比较课程论需要进行科学和学科化的完善,复杂性思维对比较课程论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一,建立多元的研究范式群;二,支持自组织的学科体系结构;三,促进开放式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潜在课程是现代课程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是“通过学校环境、气氛及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本文介绍了潜课程的由来、发展及现代研究的简况,并系统论述了潜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年研究”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史上一次规模最为广泛的研究实验,它对美国的教育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评价在其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开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同时它对课程理论和教学活动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它对我国现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借鉴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出一条符合《规程》精神,而又符合本园实际的教育课程发展的路子,已成为我园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教育改革问题。为此,必须使教师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问题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以求在新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教改的探索。 一、了解课程要素,研究课程结构 任何课程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的。一个课程模型的产生,往往是由几个因素促成: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场漫卷全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浪潮正在涌动,它的良好开端,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为中华民族新的崛起注入了活力。课程改革是全球性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对任何国家来说,课程改革都不是简单的、局部的、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是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到教育评价的一系列的变革,其核心是贯穿于这一系列变革之中的教育理念的变革。一个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这个国家所处的时代的特征,体现了这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  相似文献   

9.
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麦克唐纳甚至认为:“课程理论是教育理论的实质。”①课程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课程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从而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课程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最早诞生于美国,它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虽然关于课程的思想很早以前就有了,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那远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课程理论,只能算是思辩的萌芽状态。作为一个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领域,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课程研究运动的兴起(1890-1918)。这一时期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什么”这样一个古老而永恒的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的“场”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如何界定这一概念,理论界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它可以被理解为“学校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经验。也可以说它是存在于学校的一种文化氛围,对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影响力。 隐性课程理论,虽然早已产生,但由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显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以外的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重视不够,把“课程”研究的着眼点局限在了教学的范畴,因而使隐性课程“非教学性”影响的研究受到了冷落,或者说未能予以自觉的注意。 今天,随着世界范围内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又一次崛起,“唯科学主义”受到了挑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势在必行。因此,探讨“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发展到今天的客观需要。本文想就隐性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分化———辩证的综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一种需要关系的反映.任何课程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实施者的教育价值观,它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在学科课程领域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其价值取向是追求技术解放.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对中学生的一种心理教育活动,旨在追求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种课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复杂的心理行为,着眼于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发展,课程知识主要是个体的自我知识,而不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决不是传统的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那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什么为价值追求?它又有哪些基本价值取向呢?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组织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对现代整体教育理念的积极体现,它的引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隐性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影响,它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与德育的关系、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隐性课程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探究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试图进一步发挥隐性课程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分化———辩证的综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职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人们的精力大都集中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上 ,对综合课程教学活动方式的研究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 ,在高职课程综合化的进程中 ,综合课程教学活动方式的研究绝非无足轻重 ,它是课程综合化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通道 ,是实现综合课程育人目标的必由之路。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拟对高职综合课程教学活动方式(不妨称其为综合化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课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综合化教学活动方式研究的意义教学活动方式直接…  相似文献   

16.
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是育人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结合统一。急功近利使我们的教育缺乏更宽的辐射面,视野过于偏狭,触不到问题的核心与实质。因此,站到时代发展的高度,在认知与情感上去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方向,对教育问题的把握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其简单、机械、片面、单一和盲目。一、认知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认知,指学习主体对事物知晓的历程。在此历程中,认知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认知发展就有知识、领会、运…  相似文献   

17.
课程知识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客观的“事实”领域加以对待,它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无论是课程的选择、组织还是课程的实施、评价都是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构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课程观是课程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董娇 《考试周刊》2009,(11):9-10
全球化使教育进入了一种新潮流,把教育拖进了全球化浪潮.使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全球特征。如何认识教育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全球化是什么?对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它的课程又要如何改革才能适应这种新的全球化浪潮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罗环 《教育导刊》2007,(9):8-11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1〕任何一名从事教育的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取向,它综合了人们对课程哲学、社会、文化、方法论等方面内容的一个总体认识,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在研究过程中重视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课程价值取向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学前教育课程价值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20.
《学科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具体地说,它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种)课程各种元素的计划大纲。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实践价值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