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容器隐喻是Lakoff&Johnson提出的三种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本文考察了容器隐喻的理据,分析比较了英、汉语中常见容器隐喻的类型及其构成特点的异同,揭示了英汉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旨在加深对英汉容器隐喻的识别、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王玉昕 《考试周刊》2007,(39):45-47
英汉两种语言对各式各样的动物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涵义,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动物词汇隐喻。但由于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英汉动物词汇隐喻中出现了重合、冲突与空缺等现象。因此研究英汉动物词汇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从英汉隐喻的语法结构、语用特点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修辞格的异同点,同时也指出了隐喻的英汉互译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汉法律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现象。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下探讨英汉法律隐喻句的体现形式及其内在生成机制。由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势,英汉法律隐喻句的生成机制基本相同,都表现为把抽象的法律事物隐喻为具体的事物,具体机制是拟人化、拟动物化、拟植物化、拟物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隐喻是随处可见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手段密切相关,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英汉隐喻翻译时需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情况。基于此,本文以英汉隐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英汉隐喻翻译的原则阐述隐喻的文化差异,通过翻译策略研究提升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灵 《文教资料》2009,(35):44-46
人体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运用大量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体隐喻实例作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人体隐喻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相似点揭示了英汉隐喻同样源于身体经验.具有共同的心理、生理基础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英汉隐喻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有助于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本文分析了英汉隐喻的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便使我们对英汉隐喻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谚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英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而语言受制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认知方式导致各自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最早关于隐喻的研究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1980年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使得隐喻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们认为隐喻不单是语言层面的,更是思维和认知层面的产物。对英汉动物隐喻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的相似性是由两者的思维文化、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相似性决定的。而英汉动物隐喻差异的文化内涵则是由生活环境、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学因素、民族心理以及历史文化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采纳以Lakoff为代表的现代隐喻理论的观点,对英汉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英汉经济类语篇中都有不少隐喻式表达,他们有很大相似之处也有差别。这不仅验证了现代隐喻理论关于隐喻的认知本质、普遍性、系统性和文化属性的论断,反映了文化、隐喻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吕文君  杨颖 《重庆师专学报》2008,27(2):77-79,88
文章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词语隐喻。首先介绍了隐喻发展史及其基本特征;继而探讨了认知隐喻在文化比较中的积极作用;然后重点分析了英汉词语隐喻文化的异同;最后结论认为外语学习者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和准确地理解隐喻的真正涵义,以达到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存在相似和差异。本文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了跨文化对比分析,探讨了通过"项目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进行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复合词构词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英汉复合词构词的隐喻类型,并指出了复合词构词隐喻在英语和汉语的共性和个性及其中的动因,研究发现,复合词构词隐喻不仅是一种构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表达了一种客观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英汉复合词构词隐喻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英汉复合词隐喻机制基本相同;英汉都是名词性隐喻居多;两者的差异体现在:英语隐喻复合词基本以暗喻性为主,汉语明喻性复合词占多数;汉语的新造词多于英语,但英语的隐喻复合词比例要高;最后指出,英汉复合词构词隐喻的存在有其自身认知理据,主要体现在图形-背景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朱娜 《文教资料》2010,(28):31-32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从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共性、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英汉隐喻的文化空缺对隐喻的文化内涵展开对比。深刻理解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大量语料从句法角度系统地对比考察了英汉动物隐喻的句法结构及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句法结构大致相似,然而也存在着一些细节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动物隐喻的句法特征,探讨了这两种语言动物隐喻形成的句法规律,验证了束定芳先生所提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同样存在于动物隐喻中,但笔者发现有些动物习语隐喻不能被归结到如上四种隐喻中,从而笔者提出了整句投射隐喻来概括此类隐喻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时间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承载着浓重的文化信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不少的时间隐喻,其隐喻概念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文章以隐喻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视角对比分析英汉时间隐喻的异同点,探究形成这一现象的文化根源,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准确理解时间隐喻的真正涵义,从而有效地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英汉成语隐喻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密不可分;英汉成语在设喻上存在着许多差别。因此。在进行英汉成语互译时要注意对隐喻进行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对概念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发表,正式将概念隐喻列入认知机制。本文从概念隐喻的研究历史及工作机制出发,研究了英汉概念隐喻的差异使用。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隐喻的相通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民族化的精华,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鉴于相似的认知基础,英汉隐喻有着许多的共性。本从认知的角度,通过对英汉隐喻的比较,发现虽然隐喻的深层认知相同,但在表达方式上,有些英、汉完全相同,有些则完全不同,阐述了语言的共性是由于人们的认知心理相同,而不在于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段新和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1-122,130
英汉习语作为英汉语言文化中的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而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现象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然而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使得英汉习语的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也就造成了英汉习语隐喻互译中的难题。通过对英汉习语中的隐喻进行文化对比发现,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替代法,转换法,舍弃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