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高效。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仍然需要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是应如何生活还是事实上如何生活;基本的道德认识是把道德看成是道德德性还是权利;“做人”的道德规范是否完善。在现代性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切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关切道德规范背后的道德权利教育;关切“做人”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这些问题不解决,学校道德教育即便回归生活世界也无法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教育者,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的课堂道德生活,如何规划兼具道德本性与教育意蕴的现代性课堂?这种思考必须回归道德本性和教育本质,从是否促进学生实现向真、向善、向美的生活去理解。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培育等维度的思索与规划,可以动态地诠释和践行课堂道德生活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回归生活,在德育实践中加强理解正逐渐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在道德教育中如何认识理解、如何实现理解、理解带来的效果如何等都成为学校教师实施德育的现实问题。当我们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时,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日益凸现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一、道德教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景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道德教育要关照人类生活着的意义世界,道德教育是…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道德的源泉.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才能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小学品德教育要体现教学生活化.把教学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让教学情境创设再现儿童生活.在教学中活动体现儿童生活.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品德教育。促进儿童的道德在知、情、意、行上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受科学主义及工具理性的影响,一直以来,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工具理性价值,导致道德教育的主体价值被消解,道德教育远离生活本义。从道德教育的本质看,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包括道德价值选择及道德生成,主要是使他们回归到生活的过程与生存的状态中。故此,道德教育必须在师生之间构建具体的生活场景,找到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回归到生活本义中,才能够发挥道德教育的实际作用,使道德教育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     
<正>当下课堂生活时有缺失或背离道德意蕴的表现,如课堂的道德教育窄化为知识教学,教师迎合社会功利要求而缺失价值教育,学生利己观较强而偏离主流价值观,教学拔高成才期望而缺乏思想方法的观照等,课堂生活需要回归本真并增添时代的道德元素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脱离实际道德生活的状况,分析了"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的内涵、特征,并提出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课改目标,并进一步强调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的理念.语文课堂是如何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成为"道德课堂"呢?如何让师生过有道德的语文课堂生活呢?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教育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生活对于道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又由于道德教育这个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不能建立在生活这个无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的基础上,所以道德教育不能以生活为本原和基础,不能回归于生活。由于道德实践对于道德教育具有本体论意义,又由于道德实践是一个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它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内在的同一性,所以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真正本原和基础。道德教育应回归于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1.
传统道德教育忽视道德的生活性,因此失去了吸引力。生活叙事通过师生对蕴含道德价值或道德冲突的生活事件的朴素表达,展示真实的道德情境和体验,反映具体的道德精神状态。其运用于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道德教育实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由僵化走向鲜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何对道德教育目的的确定,都与人们对道德、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的发展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因此对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众说纷纭。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实践去构建人的道德生活。实际上,道德教育的根本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充满意义的世界。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人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并在道德生活的实践中追求超越。正是基于道德生活本身的意义性,道德教育有意义既具有个人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道德教育,以生活这本大书为教材,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了生活而教育,使道德融合于生活,从而实现过一种有道德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道德灌输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严重背离了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最终导致的是受教育者对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反感和漠视。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念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现实意义。改变传统道德教育低效率状态,必须树立主体道德教育理念。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培育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相对主义在为人们缓解与排除价值困惑的同时,到底给人的道德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应如何面对相对主义伦理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化使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理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任何对道德教育目的的确定,都与人们对道德、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的发展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因此对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众说纷纭。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实践去构建人的道德生活。实际上,道德教育的根本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7.
道德相对主义在为人们缓解与排除价值困惑的同时,到底给人的道德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应如何面对相对主义伦理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化使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理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旭阳 《江苏高教》2012,(5):134-135
文章认为,为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与实施路径的融合。注重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径融合;学校课堂道德教育与道德生活教育融合;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道德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其道德教育魅力也逐渐被一些学者重视起来。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指出道德叙事为道德教育开拓了一条方式上的新途径,探讨了道德叙事缺失的表现及道德叙事的误区,进而提出高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叙事主体必须回归多元化,叙事内容必须回归知识和经验的统一。高校道德教育形式向叙事的方向转化,必将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道德践履的土壤,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来。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必须通过具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建构,才可能由应然转变为实然。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全新特点体现在目标建构、内容建构、过程建构和评价体系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