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一个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感培养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语文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变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德育教育又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来具体地进行。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极具有强烈思想性、工具性的学科,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可以兼顾到一些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观",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积极地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3.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4.
陈晨  李秋杨 《教学研究》2008,(1):52-54,61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目的是根据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来确定的.中职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都要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的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例外.现在的教师中有的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并且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能力,于是把培养能力放在次要的地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知识中心论";另一种看法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能力为主,或者认为有了能力就可以自己去获取知识,于是就把传授知识放在次要位置,这种观点可以说是"能力中心论";还有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就是教给他们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并发展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三的关系.才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经把语文课教学比作一门艺术。语文课教学活动过程实际是一种艺术实践过程,而艺术实践又是一种心理活动。语文课上学生掌握的是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实际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心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情感、思维、意志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心理学前提。实践证明,学生心理能力越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就越好,越迅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学生各种心理能力,用学生心理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把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台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再也不能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地位,由向学生奉送真理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肖忠杰 《成才之路》2010,(11):32-33
目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性的转变。而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的语文,更应该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对话"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思维等为媒介的一种特定的沟通、交流方式和相互影响;教学正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在特定情境中的教师、学生、作者(编者)及文本间的多向互动交往方式,所以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对话。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其他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过程中吸收相关学科信息及知识,而语文教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展开的一场对话,影响和促进对话主体言语能力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言传身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传授信息,还要通过体态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一.体态语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性的转变。而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的语文,更应该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自学能力是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综合能力。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将来他们走出校门,主要是靠自学能力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求得发展的。所以教师必须把学…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的产生根源来看,语言是离不开实践的。思格斯指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惟一正确的解释。”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工具学科,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是技能性而不是思想性。人们之所以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上存在着模糊观念,很多情况下是把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这两者混淆对待了。很明显,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不是同一概念,学科是指一个方面的知识领域,有着它自身的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而教学则是传授这门知识的过程,是促进这门知识社会化的外在动力。学科和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本质联系,但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语文教学必须忠实地围绕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组织教学。语文学科同社会生活有着普遍的联系,语文的外延同…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新变化   1.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授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  相似文献   

15.
<正>"精致语文"就是让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优化与完善的过程。这里的"优化与完善"是一种指向言语实践的审美表现,是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它借助教师和文本两种言语生命的审美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言语生命的本能和潜能,激扬学生言语实践的表现力与审美力。精致语文教学的审美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夯实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是言语向生活的一种还原,体现了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是学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知识为中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发展主体性人格的一种学习过程。获得语文知识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中介作用,语文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根本无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的历练培养过程,都和语文知识息息相关。目前,否定语文知识的教学现象俨然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宋彦琳 《教师》2013,(28):40-41
语文老师不能只满足于做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努力成为精神的引领者、文化的传承者、"人"的培养者、人格的塑造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建理想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认知起点上,经历真实的认知过程,获得真实的发展。充满智慧的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语言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和教学过程的智慧。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带给他们喜悦,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交流自然,学生情绪高涨,学习专注,教学由浅入深地推进,学生在愉悦中有所得。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即言语实践。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呢?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它极大地拓宽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空间,大大地优化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与此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必将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为学生学好、用好小学语文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把传统单一的物理教学转变为各种不同的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阐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学科有效地结合运用,从而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小学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义理解、知识传授向来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它以"知不知""懂不懂"而不是"会不会""能不能"为价值取向,造成学生乃至社会公民言语能力的每况愈下。在语言表达技能和积极语用能力成为国际母语教育普适价值的背景下,以"语用"为核心和主体的教学价值重塑与课堂范式重构,已成为语文教学摆脱"得意忘言"困境,凸显学科课程本体特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