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异化”是一个用得很普遍的概念,关于其内涵前人多有论述;就如何克服与扬弃“异化”,他们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多是从经济学、哲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的。我们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异化”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内涵,对它的研究也应该出现新的角度。本文选择“人的自我异化”作为论题,从占有与生存这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出发,试图站在不同于传统的立场上揭示出“人的自我异化”的原因并探索对其积极扬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方古代哲学见神见物不见人。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使人成为了哲学的阿基米德点 ,但这种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却是一个空灵的逻辑形式。只有在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之后 ,有血有肉、居于具体生存境遇之中、自我诠释、自我筹措、交往对话的的人才真正成为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之于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综观我国现存的高校课堂教学,就其价值取向而言,主要存在"占有式"课堂教学和"生存式"课堂教学两种类型。"占有式"课堂教学,重知识传递、轻意义追寻,重原理解释、轻生活指引,无益于人之生存。"生存式"课堂教学,立足知识传递、倡导意义追寻,反对理论说教、强调生活引导,反对教师权威、倡导相互尊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本真价值。实现"占有式"课堂教学向"生存式"课堂教学转变,需要积极树立"生存式"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努力构建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对教师中心德育模式、学生中心德育模式和双中心德育模式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探讨了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本真存在,提出了主体间性对于构建既符合个体道德水平发展又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德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著类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双语教学中较为主要的课程类型,但部分教师占有性思维范式倾向严重,缺乏批判性与创造性,过于关注自我利益与世俗生活.缺乏提高自身外语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素养的意识、课前准备工作不认真、"以译代讲"、"为了知识而知识"等问题突出.从哲学层面来看,高校教师批判精神的缺席、培养模式"单向度"以及以及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是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因素.对原著类双语教学中高校教师占有性生存方式的哲学批判,是规避其应然与实然的落差的逻辑前提.这一批判具有积极辐射作用,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自身、高校体系、广大受教学生,甚至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德育的弊端和由此引发的道德教育中的一些悖论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试图寻找各种解悖途径。主体间性德育的提出不失为解决道德教育中悖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和途径。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引发这一理论提出的道德教育悖论现象分析出发,以便针对性的寻找到主体间性德育更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不仅是当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人学理念。转向主体间性是现代高校德育改革创新人学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和彰显主体间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同时也使“人”在追求财富、技术的运用和权力的争夺等强大利益面前被忽视了。换言之,获得了财富、技术和权力,是否就意味着生活就有意义,生命价值就能体现出来了呢?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只有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高职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的转换,德育内容从唯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转换,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的转换,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的转换,才能重构“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开创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生命德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的。而美与生命共在,审美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形式。由功利化德育走向审美化德育是生命德育的追求与最终归属,审美化的生命德育是生命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之存在的永恒主题,在其终极意义上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以及自由个性的全面生成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质的多向度展开首先是通过占有自己的经济生活而实现的。作为基本的财产权利,占有及其内容、制度形式等方面的历史演进,在根本上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空间,造成了不同的生存状况,从而表征着人的发展是不断的从片面向全面、从单纯向丰富、从必然向自由的历史行程。因此,对经济生活中的占有进行哲学分析,是把握人的发展状况及其一般规律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2.
徐雁 《教育探索》2012,(7):9-10
生存论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德育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契合.生存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的范式,我们应该借鉴生存论中蕴涵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过好的生活”,德育的内容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德育的方法是要引导师生双方实现“视阈融合”.  相似文献   

13.
《永远占有》是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的名篇之一。本文从分析爱情故事情节的表面入手,指出该短篇同格林的其他作品一样,蕴含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思考:人类在“凝视”的机制下对生命和未来生活的扼杀,这是人类很严重的异化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图景与价值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德友 《教育探索》2008,(8):109-110
“主体间性”被称为“消除现代主体性”困惑与局限的“一把颇能奏效的手术刀”。“主体间性”的提出,不仅对创新德育思维、拓展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时效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德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其方法论价值具体表现为它为德育实践指明了对话教育的方法、理解教育的方法、互动教育的方法和活动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社会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占据重要的地位。从生存教育的概念内涵与历史演变可以看出生存教育与德育目标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生存实践实然性与德育价值目标应然性、个体存在性价值与群体社会性价值、发展性和目标性以及个体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目标实现路径有给予"中国梦"背景下的生存理论与价值引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实践教育,加强校外生存训练教育,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教育,继续强化生命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师发展是以认识论为取向的。这种取向,主要以客观能力为目标、工具理性为内容、外部培训为路径,容易忽视教师作为独立、完整、丰富的主体生命存在的事实与意义。生存论取向,则与之不同,它真正将教师看作一个独立而真实的生命个体,将发展当作教师生命存在与人生过程,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况,置发展于生存智慧、人文关怀、自我更新之中。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包括场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主体间性的网络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要关注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哲学领域的转向也促使人文科学由注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重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主体间性视域审视网络德育,可以发现网络德育自身特征与网络德育主体间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网络德育过程是主体间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匆匆地进入了老龄社会,如何面对这庞大的老年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生存方式变化的影响及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关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指向的德育活动,比其他各育对师生关系的依赖性更强。文章对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新视角。"对话"、"理解"、"互动"型德育师生关系范式是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德育师生关系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