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灵魂。所谓历史与社会“思想型”课堂,正具有让鲜活的社会和历史知识引发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功能.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评判似乎只剩一个“分数”。其实,从现代教育思想来看,判定教育质量高低的还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探究意识、创新思维、人文素养、态度情感、价值观、身体素质、道德水准等。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新生不注重入学分数,他们每年将一大批高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统一。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只重视能力和知识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影响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本人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课以及使思想品德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和途径,促进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解决问题”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主题式课外阅读也就是新课标倡导的整本书阅读,对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也指语文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是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完善认识结构、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课型。本文分析了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
王成 《成才之路》2014,(19):51-51
猜想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猜想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给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更大的意义,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在做好基础知识传授和课本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的拓展训练,在增强基本技能运用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具体而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为核心,通过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语言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修养,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综合水平,是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修养的结果。语文素养并不神秘,是可以衡量的一定水平状况。可以量化为知识积累、阅读、练笔的总量;可以外化为表达的能力和技巧、鉴赏能力、读书习惯、阅读品位、知识视野、思辨能…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在做好基础知识传授和课本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的拓展训练,在增强基本技能运用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但是目前高中政治科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只侧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甚至省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落实的现象。教学评价也只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和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现状的形成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一、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传统教学中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学生不是一个待灌输的瓶,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形成…  相似文献   

14.
己亥与庚子之交,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没有事外人、局外人,对习惯窗内读书作业应试的学生来说,这场灾难是教材,完全有可能也非常有必要形成语文课程。一、情境意义决定“灾难”课程非应景,而是必然“灾难”作为课程主题,可以说是课标设定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另外两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期实践,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如朗读、创建情境以及小组探究等方式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笔者认为写作也是一个非常有效果的措施,通过写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同时能将学生的思想过程、心理状态、价值观等文字化、具象化,能够有效训练学生增加情感感知,塑造好的价值观。本文简要介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微写作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微写作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生活,启迪思维,挖掘潜能,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高瞻 《中学生物学》2006,22(1):64-6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来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说,重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新课标下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生物新课程标准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应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克里纳把情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和强化记忆,而要引导学生深化认识、丰富思维、涵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依次递进的,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本质的东西,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青春期的心理叛逆,往往使他们以一种夸张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从而导致认识的片面性,进而影响到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其中有五个基本方法值得借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