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瑞环同志当年在天津任市长时,常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开对话会,每次都是电视现场直播,一问一答,非常活跃。这个电视节目也非常受欢迎,几乎是家家必看。在一次对话会上,一位老太太提出她家的煤气灶常点不着火,有关部门领导现场解答,讲了许多数字、原因和道理,李瑞环打断他的话说:“你讲那么多都没用。老太太要求的是‘煤气点火就着’。”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九零后大学生在秋末冬初的北风里自明心志时所用的句子.纤美,袅娜,甚至还可以说富有音乐的节奏感,而它唯独缺少的,是常识.这位九零后写作者似乎从来都不知道,中国北方,风往北吹,等于风从南来,而从南来的风便是南风.南风潮润而不凄凉,多发春夏而非冬初,更不会带走“最后一片树叶”.文笔优美的作者有语感而没有方向感,不具备关于风向的常识.常识,其实是融入我们记忆的血液里的那些东西,不必提及,早已意会.  相似文献   

4.
衡源  史海霞 《小学生》2004,(5):26-27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现场亲耳聆听过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关于《教育的力量》一文的激情朗诵,至今仍记得当时肖川教授朗诵完毕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情景,而我更是将其最后一段话永恒地定格于我个人的教育辞典里:"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相似文献   

6.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塌下来后他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整天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后来就用“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担忧。大凡听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以嘲笑回报“杞人”,认为他的行为荒诞、滑稽得令人喷饭。  相似文献   

7.
路上,两个人为了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一位好心人上前劝解,不料却被其中一位骂曰:“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弄得这个人尴尬极了,好像是自己理亏似的。一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知抹杀了多少人的勇气,致使多少个即将解决的问题被搁下了,致使社会上许多人产生这样一种想法:“管它呢,反正不关我的事。”这样的想法当然是错的。耗子对人类危害极大,我们应该把它们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用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的办法。狗拿耗子有什么过错呢?狗看见老鼠咬破了主人的东西,或吃掉了主人的东西,就扑上去捉老鼠,这是狗尽忠…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从哲学中可以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一种主要的哲学思潮已从西方传入我国,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我们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后现代哲学对我们具有多方面智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宋国的杞人自从被别人嘲笺了一顿后,心里很懊恼.于是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中当隐士,倒也逍遥自在。不知不觉巾过了几千年到了现代(那杞人真神.怎么就长生不老呢)。  相似文献   

10.
话说宋国那个杞人自从被别人嘲笑了一顿后,心里很懊恼,于是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中当隐士,倒也逍遥自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几千年,到了现代。(那杞人还真神,怎么就长生不老呢?  相似文献   

11.
12.
辨别错别字是历年语文高考的必考题,但是,由于出题人一不小心,自以为是,就容易出现谬误。例如,一份“北京——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就把“流连忘返”中的“连” 当  相似文献   

13.
姚久峰 《考试周刊》2014,(60):170-170
<正>青年教师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面对众多听课教师,的确比较紧张,无不希望自己的课堂能一帆风顺,在自己精心设计、引导下,学生的回答要能切合自己的预计,最好能妙笔生花、一鸣惊人,博得满堂喝彩。教师就怕满怀希望、苦苦期待,学生的回答却是"不知所云",那时教师就如同从九霄云端坠入冰窖,那种感觉只有当事者能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市级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科学上册的《观察水》一课,课堂上,教师的基本功可  相似文献   

14.
文雨 《甘肃教育》2008,(20):1-1
“然后”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很普通的词汇,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常用的连词,却形成了近年来口语中最流行的“然后”病,与过去经常听到的“这个”“那个”之类的口语习惯相类似,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这种“然后”病在现实生活中的严重程度:“昨天我遇见多年不见的同学了,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将“万事莫伸头”奉为金玉良言。他们时刻不忘枪打出头鸟的良训,他们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不  相似文献   

16.
楼下个体摊位竖着一块牌子,上写“修车”两个大字。我问那年轻的修车人,为何把“修”写成单人旁,不想他振振有词:“车是大修的,当然是‘人’旁了!”看采这位年轻人不仅会修车,还是一个很自信的拆字先生呢。查许慎的《说文解字》:“修,从彡,攸声。”可见。这是一个形声字。“彡”是表义的形符,“攸”是表音的声符。“彡”是什么?原来是指各种毛饰物(如笔、刷)上的毛的形状。“修”就是用毛  相似文献   

17.
法国有一群数学家,集体编写了《数学原本》,署名布尔巴基。他们每年出一本书,到一九七三年已出版三十六卷,被公认为是世界权威的数学著作。我们可以从“布尔巴基”得到有益的启示。学友交往可以活跃思路,启迪心智,取长补短,共同长进。平时,我们的学习、备课、写作、教研,一般是以单独的方式进行的。但一个人自学,理解问题难免失之偏颇,有时还会在某一点上“搁浅”、“卡壳”。这时,若与几位同事、学友切磋琢磨,商讨研究,通过传递信息、辨析疑难,往往会豁然开朗,甚而会产生创造性的见解,达到“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8.
“望文生义”指的是不懂某一词语的正确意义,从字面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时常会发现学生会出现此种错误,如将《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理解成“黄黄的头发垂下来”,其实,“黄发垂髫”分别代指老人和小孩。  相似文献   

19.
我很同意一个观点:校风,即校长作风之缩影。我校是个重点小学,又是师范附小,肩负着双重任务。我校领导班子共有三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人手少,事务多:外出开会、教研、观摩、接待来访,任何事都要管,有时弄得手忙脚乱。学校管理也一度显得有些混乱。为了改变这种忙于应付的被动局面,我们总结了前段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20.
从“父债子还”说起江苏江都二中朱志京《白毛女》是解放区产生的著名歌剧,解放后又拍成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轰动一时,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是,1995年春北京重新上演它后,一些青年人漫不经心的说:“这有什么?父债子还嘛!”我们是中学语文老师,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