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是我的老师》这篇小小说出自于青年作家田洪波之手。田洪波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青年作家,曾当选为“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擅长写情感细腻类型的小小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作品,他的小小说故事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相似文献   

2.
唐银生是我校中文系83届毕业生,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发表处女作。近十年来已在《萌芽》《青春》《写作》《青年作家》《文学报》等报刊发表小小说350余篇,散文、报告文学数十篇。先后25次获报刊小小说征文奖,有14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博览》等选载或选入其他书刊。小小说集《耀眼的红裙子》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丛书",于1993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唐银生1992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现任宜丰报社文艺编辑。本刊现编发何以的评《耀眼的红裙子》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近来沧州作家田松林以“蒲堂闲墨”为称,写了一批小小说.前发表于《沧州日报》的《起死回生》、《猎》、《绝症》等相继被《小说月报》和《微型小说选刊》选载.我曾为他这类小小说写过一篇短评《怪诞型小小说的“四化”》发表于《沧州日报》(1996年  相似文献   

4.
陈力娇是中国当代小小说写作的重要作家,2007年2月,她的《不朽的情人》作为"中国小小说典藏品"第二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明证了陈力娇在中国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关键地位。《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说:"由于对文学用情太深,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对纯真爱情的呼唤,对善美人性的推崇,对畸形命运的矫正……透过柔韧遒劲的文风,显出作者的博爱、宽容、悲悯情怀。"[1]自2004年真正涉足小小说创作,到如今美国《国际日报》能够全程转载,陈力娇迄今近100篇(次)作品赢得转载以及隆然的社会回响无疑是在讲述作家的一种获胜。  相似文献   

5.
[作家连线]滕刚,著名作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曾多次获《微型小说选刊》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作品奖、《小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作品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个人作品集评奖优秀文集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其作品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小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倍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看到《小小说选刊》这本书时 ,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报刊亭的阿姨来……那是我读初二时的暑假 ,我去了城里一回。我一向对《小小说选刊》情有独钟 ,这回肯定是要买一本“饱餐”一顿的。可是我跑遍了所有的报刊亭 ,回答都是“还没到”。那时因为我二姑的女儿生病住院 ,我天天往医院跑。医院到处都是病人和难闻的药味儿 ,我烦死了 ,于是想有一本《小小说选刊》的欲望更强烈了。又一次路过那家报刊亭 ,我习惯地伸长脖子朝里望 ,眼睛滴溜溜的转 ,深恐一时疏忽而错过 !“哇 !天哪 !”一看到我朝思暮想的《小小说选刊》 ,我便失声叫了出…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鉴赏》2010,(7):27-30,108
包利民,黑龙江呼兰人,现居伊春。有时发稿也用黎民、利民、去绝踪等笔名。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苑》等报刊专栏作家。《读者》、《格言》等杂志或网站的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专家。迄今已在奎国及海外各大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次),每年有百余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视野》、《小小说选刊》、《作家文摘》芋上百家文摘类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8.
小小说这一文学快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而作家刘国芳的作品以其清新隽永、耐人咀嚼在小小说作家群中独树一帜。《重复》就是这样一篇为人称道的篇什。一篇好的小说必定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形式,文章写了一个天天随大人乘车上学的青,五次遇到小偷行窃的经历,其新颖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多层面的重复形式,这样做不仅很好地照应了题目,而且逐渐地张扬了深邃而沉重的主题,揭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话题。小说中的小偷行窃、大人教育、青的言行,都是多层面重复形式的具体体现。特别是青,小说着墨较多,其典型意义也…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印象里,安庆是一个面色黧黑、眉目谦和的人。他是河南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原小说八金刚”之一。我和安庆相识,缘于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加油站》。那是2007年,我在卫辉任职,文学情结还很浓。2007年第10期《小说选刊》捧在手上,两位河南籍作家的作品引起我的注意,一篇是作家邵丽的《人民政府爱人民》,另一篇就是安庆的《加油站》了。  相似文献   

10.
董水龙 《师道》2004,(10):27-28
第一次读到《斑羚飞渡》是在2001年的《小小说选刊》上。后来这篇小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看中,做适当技术处理后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语》七年级(下)册。因为上课和听课的需要。笔又多次研读了这篇颇能煽情的章。但读的次数越多,越让笔觉得此不宜入选初中语教材,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9,(7):34-37,107,108
包利民。黑龙江呼兰人,著名作家,先锋文学圈资深成员。在全国及海外各大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其中很多被《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格言》、《视野》、《小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报刊转载。《最美的声音》等文章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亲近母语》第十册(五年级),并有多篇文章被选作全国高考或中考试卷作文材料或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2.
师:谁能告诉大家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师:那大家喜欢哪种小说呢? 齐声:小小说!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小小说通俗易懂。 生:小小说短,阅读不需要太长时间。 生:因为小小说内涵很丰富。 师:很高兴同学们都喜欢小小说,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三篇小小说。上学期,我们曾赏析过两篇小小说,还记得题目吗? 齐声:《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师:谁能向大家说说赏析小小说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要理解小小说的主题。 生:要品味语言。 生:我认为主要还…  相似文献   

13.
马未都 《课外阅读》2011,(10):62-63
知道作家史铁生先生去世的消息迟了,这仍让我在桌前愣了许久,当时耳边响起一支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是一篇小说,也是史铁生的成名作,我记得发在1982年我供职的《青年文学》上,回首一算已近30年矣。当年读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读者都应该50岁以上了,这篇小说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作者把艰苦的农村插队生活写得如诗如画,充满了情感。一个身体残疾的作家能有这样的文笔与心态,让我们编辑非常震惊。  相似文献   

14.
黎雪伦小朋友的《不灭的绿意》一文简直就是一篇绝佳的小小说,我准备推荐给杨晓敏先生任主编的《小小说选刊》杂志选用。如果说,《我爱故乡的鸭梨》的可贵在于简单;《豆沙包》的可贵在于气氛(编注:所提两篇习作已在第1期刊登);那么《不灭的绿意》的可贵就在于人心,由一束业已干枯的茉莉花,写到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小小说,大映现",是批评家们赋予小小说文体最高的思想价值期待。最近,读到王奎山的《柴垛》,我又体会到"小小说,大映现"的魅力了。这篇小说可称为"生态文学"作品,因为它给读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生态环保问题。它以一个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几个断面和细节,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相处中产生的和谐与对  相似文献   

16.
即使过了十年你也忘不了在《小作家选刊》上你曾经读过一篇天才小说  相似文献   

17.
夏日小故事     
即使过了十年你也忘不了在《小作家选刊》上你曾经读过一篇天才小说  相似文献   

18.
《花间少年郎》这篇小说,我一边读,一边想,这个小说的题目起得怪怪的。为什么叫《花间少年郎》呢?也许是为了时尚?我一向很在乎文章的标题的,文章的标题如果不吸引我,我一般是不会产生兴趣的。比如说,鲁迅的《一件小事》,如果不是鲁迅写的,我大概  相似文献   

19.
当笔者翻开《小小说选刊》时,立即被《壶碎》这个标题吸引,我想知道壶碎过后发生了什么。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一位爱书的先生某日无意间打碎了教授的紫砂壶,教授只是笑笑,一只茶壶,无关紧要,多年以后却得知,那只被打碎的茶壶是制壶名家顾景舟的作品,价值连城。从此以后,教授不断地关注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把碎了的壶不断升值,他的人生却在不断贬值。于是他变卖了父亲留下的所有书,换回几十万元,却远远抵不上那一只紫砂壶,教授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愤怒的老货。  相似文献   

20.
【名家简介】肖铁(1979—),北京人,青年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小说《标本》、散文《壶口的黄河》《童年》等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儿童文学选刊》等书刊选载。在北京汇文高级中学读高二时写的散文《壶口的黄河》,被作为2005年高考广东卷的阅读材料。2002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院东亚语言文学系,现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