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作为教材编写者,我们对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进行了修订。一、完善内容,力求科学针对原来教材某些表述不准确、不精练或滞后于现实的观点和提法做出了更为科学、准确的表述。比如:政体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不同的模块,课标的要求并不一样。在《政治生活》中的表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以下简称《常识》)中则  相似文献   

2.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几次重大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如IAEP,TIMSS,PISA等)都表明,数学课程、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和成就有重大影响。为此,在国际比较领域提出了学习机会的概念。研究显示,学习机会是影响学生数学成就的主要因素,而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编写又是影响学生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国著名的数学课程专家施密特(W.H.Schmidt)指出:  相似文献   

3.
国际制度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构成要素,因此除了具有化解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和塑造国际秩序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增进参与国的软实力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增进国家行为的合法性;(2)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3)是合法的政治控制工具。作为政治控制的工具,国际制度的含义对于实力地位不同的国家来说是不尽相同的。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同时也作为一个致力于通过和平发展谋求国家昌盛的重要角色,有必要更加积极地利用制度化手段来促进本国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民族记忆,凝聚着人类智慧,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被奉为教学的"圣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治导向,具有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人类文明知识的重要功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其统编、统审、统用提到"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高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1.作为史学研究概念的"国家"及其相似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概念来自学术术语、政治术语。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主导了对"国家"的定义。故而分析今日"国家"概念,势必要清理百年以来学术与政治的主流话语。就中国古代史学研究领域而言,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学者投入精力最多、成就最大,其实都与"国家"问题有关。比如对皇帝制度、官僚制度、赋税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区划、良贱制度、地方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乃与中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新版教材纠正了原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编写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大醇小疵,教材仍存在着少许问题。笔者现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教材瑕疵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仁华 《中学文科》2009,(6):115-115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作为思想政治的一门选修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政治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将深奥的政治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实际的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中,内容丰富而不复杂,且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概念不仅教材没有讲解而且教参也没有提及,学生易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讲"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类解析;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则分别以英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主要载体,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根本指南。与其他课程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而教材编写的时效性难以跟上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导致思想政治教材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认识社会现  相似文献   

10.
对于“利益”,人们并不陌生,理解也较趋同化。“利益”就是“好处”,而“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无论是民族国家,主权国家或其他类型的国家)追求的好处,权利和利益。在国际政治领域内,“国家利益”是研究国际政治现实的主线索,因此,搞清“国家利益”随时的变化与更新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此,从利益本身出发,通过对两个概念的阐述进而发掘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国际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演变。国际利益的出现更多体现出该领域内合作的加强与联系的紧密。虽然国际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可以更多的为现实提供指导,也为理论本身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亟需加强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英语教材是落实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包含5个类目(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15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材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含有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模块占教材总模块数的46.78%,各类目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共出现了285次;覆盖了国家认同的5大类目和15个次类目,尤为重视文化认同;注重各模块协同渗透,从知情行全面培养学生国家认同;重视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年级思想政治教材 (全一册 )里 ,常常提到“国家政权”“国家权力”等概念 ,对于它们的内涵 ,教材并未作任何解释 ,许多教师对此也并不完全了解。因此 ,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探讨一下 ,并与各位同仁商榷。国家权力 通常又称国家政权 ,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一种特殊社会权力。从内容上看 ,应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主权等权力。从特点上看 ,它具有强制性和主权性。强制性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系统的暴力组织保证其实现 ;主权性表现在既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控制 ,也应尊重他国的独立自主 ,并按统治阶级的自…  相似文献   

13.
新端《政治常识》系高三年级政治教材,填补了多年来高三政治教材的空白。它围绕着国家、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等当代青年所关心、感兴趣的又是现实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正确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重要政治现象、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马海波 《留学生》2014,(17):14-17
正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从提出至今,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何培育我国的软实力,有效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从高层到学者都要探讨的课题。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目前在国际政治领域,"软实力"一词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对于软实力这一范畴,学术界看法不一。约瑟夫·奈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类。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hard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天中学刊》2015,30(1):38-43
国家概念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分析政治现象和构建政治理论的逻辑原点。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近代得以形成,而后在当代又历经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赋以新内涵、被行为主义政治学规避、被回归国家学派拾起等不同境遇。国家概念在学界存在歧义,是不争的事实,学者们往往从伦理主义、组织主义和功能主义等多重视角来解读它。马克思的国家概念保持了近代以来的思想传统,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范畴,国家既是功能性的统治工具也是制度性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国家形象与政府行为、社会景象、国民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国际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要求中国应当基于提高政治法治认同而塑造法治政府形象,基于缓和国际政治矛盾而加快塑造和谐社会形象,基于多元国际交流、促进国际政治合作而塑造良好国民形象,进而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参与新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和黑格尔以及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含义完全不同,应该翻译为"公民社会".它介于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之间.他所提出的国家是一种广义的国家即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结合体.这种广义的国家概念把文化公共领域作为国家行政控制的一个领域.按照这种国家观,文化领域仅仅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与理性共识无关.他对于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这种理解适用于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而不适用于民主地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APEC")是高中思想政治课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的重要内容。在新授课和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亚太经合组织这一知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疑问:亚太经合组织究竟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何理解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一年一度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为何被称为"非正式会议"?笔者在阅读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基础上,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请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9.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学者安德森(B.Anderson)的民族观为参照平台,通过展示前辈学者对"族群"概念的丰富多彩的解说,指出了族群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实践价值,揭示了学术意义上的族群建构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强调了将它们并置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进而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阐明了在学术研究中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施米特是二十世纪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颇丰,涉及诸多领域。本文试图解读施米特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政治的概念》。他在该书中提出他的国家与政治观:国家的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而政治就是划分敌友,其目的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民主国家的正当性危机。理清施米特的政治和国家观念,对寻求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国家之挑战的政治资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