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是用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综观中外艺术宝库里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载体,而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依靠于对艺术的想象和审美再创造。如果没有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欣赏者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对象和可能;而没有欣赏者的补充、丰富和审美再创造,艺术形象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种种特征也无法充分地显现。  相似文献   

3.
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构成了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艺术语言是作品最外部的层面,也是传达内容、塑造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透过外在的艺术语言层,进而所感受到的是艺术形象层,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所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意蕴则指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内涵。三个层次各具独立性,却又相互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陈相伟 《教育探索》2006,1(3):63-65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欣赏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二是接受主体(欣赏者)。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投入了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且这一过程是一种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内含多种心理现象。艺术作品包含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关的则是接受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中外艺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兴趣.进而对作品或其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作家从现实生活到艺术形象的塑造始终离不开具体的、感性的生活形象,始终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思维方法,也是文艺的基本规律。没有形象思维,就无所谓创作。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就越是要求作家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这样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和情景交融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来。从而使其本身获得越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因此,形象思维对于作家从事创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审美欣赏与审美角度关系密切。同一审美对象因审美角度不同而显得仗态万千。自然美和建筑、雕塑等艺术,可以提供多种空间审美角度。一般的艺术,也有思想、情感、情节、情景、色采、音响、旋律、节奏、线条、语言、风格、结构、形象、意境等多维透视角度。艺术家审察和表现艺术形象的角度,也是艺术审美的角度之一。选择和确定最佳的审美视角,才能充分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美。美的审视点是使审美注意停留、稳定在审美对象的某些特征,事物的美是多层次的,对某一对象审美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审视点。寻找美的审视点有助于捕捉审美对象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具有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内在特质,不同的艺术作品对艺术接受者,即审美客体具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文艺教育者和艺术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提高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9.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即指诗人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因此,我们读者在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的思想感情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生活体验用物质的手段表现为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复杂的,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种类、  相似文献   

11.
范曾的绘画艺术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求索,融丹青意境、书法笔意、诗书浩气、国学素养于一身。他坚守民族绘画精神,主张“复归古典”的美学思想,赋予绘画艺术以人文情怀,在艺术作品中提倡审关自由。其笔下的艺术形象是人文思想和艺术追求的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2.
谈琦 《文教资料》2014,(13):76-77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摄影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摄影者通过照片中的艺术形象和造型语言,引发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共鸣和审美感受,从而表现创作思想,体现拍摄意图。  相似文献   

13.
李琳 《华章》2012,(13)
生活与艺术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关系.艺术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观察和审美体验的结果的表现性形式,也是创作主体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发现和对生命特殊的体会感悟的物态化结果.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者要想创造出形神兼备、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境深意远的艺术作品,培养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丰富独特的审美体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方法.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把对人生.自然生活的思考,融于艺术作品.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创作出大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版画、摄影、建筑等等,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融.除审美功能外.还具有更加突出的实用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媒介。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形象美、情感美、朦胧美和音乐美,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语言的主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是文艺活动的轴心。人类心灵的层面结构潜在地制约着林林总总的文艺现象:心灵具有三层面决定艺术形象、审美情感、艺术符号、创作个性、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等都含三个层次;艺术在文化世界中的位置、艺术风格、创作激情、艺术形态、艺术发展、艺术批评等包孕的二元对立也须由心灵的两系列的活动特性来解释。从人类心灵角度分析文艺问题,新意叠出,将推动当代文艺学建设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经过艺术家头脑反映的产物。经过这一反映,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便渗透在艺术作品中。情感是创作主体(艺术家)意识的心理尺度,也是接受主体(欣赏者)对对象主体(艺术形象)能否得到满足的深层情绪反映。审美情感体验无论对创作主体或是对接受主体,都会引起心理的昂奋和欢快,引起精神的通体愉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存在,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在艺术鉴赏中,总比人们一般的意识、一般的体验来得更强烈、更深刻,可以使人欢乐振奋、悲哀沉郁,在心海中激起  相似文献   

18.
审美想象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心理方式,它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功能,能打破时空的局限,将人们生活中的事物形象化,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构成完美的艺术作品,同时它能将艺术生命对象化,使人们生活的世界艺术化,从而使人们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9.
艺术视野和表现空间,实际上是由题材和题旨所共同构成的艺术涉猎范围,它是一个广度和深度的结合.它是由艺术家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所构成的创作主体对艺术的表现对象的具体把握和自身的表现能力的现实发挥.李琦呕心沥血地开掘绘画艺术需要的审美价值,苦心孤诣地寻找审美情感所需要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绘画艺术作品.李琦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无穷的艺术魅力,感染、鼓舞了广大人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屡、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中小学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朝气蓬勃地学习和劳动,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一、美育可以扩大中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可以采取科学的、艺术的两种形式。艺术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可感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的情景,成功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生动鲜明地认识世界。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