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人论世"是自古至今被广泛运用的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也是语文课中文学作品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知人论世"可以使文学作品的作者成为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人文教育因素,并且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深得作品三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就小学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假如"开头"能做好的话,后面的征程就会一道坦途,困难也会迎刃而解,这就凸显了"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如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来,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阐述、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技巧"的重要性及导入时的注意点,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提高、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一、知人论世,畅饮源头活水《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其人"是指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阅历、思想倾向、处事态度、创作动机及创作风格等;"论其世"是指应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传统的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它对今天的中学古诗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它是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距离的一把钥匙,可以使作者成为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李红 《广东教育》2009,(9):36-36
富有魅力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小学语文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需求,新课的导入要讲究"新、奇、趣",瞬间抓住学生的听觉、视觉与嗅觉,取得最佳的导入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教学实践存在的"知人论世"传统教学视角局限性,提出了"知人论世"的双层内涵结构,即在"知人论世"时,需要同时考虑作者的时代内涵以及个体内涵,并指出传统教学中独重时代内涵,不重个体内涵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思维定式,而这种处理方式也导致很多作品的"被正面化、被解读",难以让学生们真正把握作品的实际。在此基础上,笔者以苏轼以及柳宗元在不同状态下的作品为例,  相似文献   

6.
"知人论世"是理解我国传统诗文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然而它在时下的中学古文教学中却屡被质疑。究其原因,不过是在运用中出现了问题——脱离"文言"机械地套用,致使该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作品时无法发挥作用。由此,只有立足"文言",巧妙、灵活地介入学生理解文言作品的过程之中,才能发挥"知人论世"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参与多元化解读,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入手解读作品。从线索视角可以鉴赏文章的行文艺术,从情感视角可以体会主人公的人格品质,从生活视角能指导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生活,从文体视角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特点,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耿彩娜 《快乐阅读》2011,(13):84-85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课前导入激活水——带着兴趣、带着疑问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如果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这一环节,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  相似文献   

9.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由"写"思"读"未尝不能成为检验教学实效的一种方法。学生习作的弊病,可以帮助教师反观阅读教学的错误倾向。情节不是作品的唯一组成部分,为了扭转学生对作品概念化、标签式的解读,我们可以运用知人论世、情境还原、矛盾比较等方法深入品味作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刁勇 《语文天地》2012,(24):55-56
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握好三个"度",即温度、厚度、深度。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温度"所谓语文阅读教学的"温度",一是指师生能够深入体会每一篇阅读材料的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指师生能营造出与阅读材料情感相一致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  相似文献   

11.
<正>精彩的导入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半。但是,导入并不仅仅是呈现几张图片、播放几段音乐那么简单,而应当紧扣语文的本真,在导入环节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感,让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得导入充盈着浓郁的"语文味"。一、"诗味"——诗句导入弥漫古韵以古诗导入新课,既可以发挥古诗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底蕴丰富、耐人寻味,在品味古韵时  相似文献   

12.
"三自"教学主张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促进学生"自主体验",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真正落到实处。"三自"教学范式包括"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三个部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语言的意蕴与精妙,感受作品的情味与魅力,学生不仅做到自能阅读、自能写作,还能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若能透视文本生命图系和作者构思的契合,并与读者心灵感应,就能触发审美的共鸣,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中呈现勃勃生机,彻底改革语文读本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而变得娇美可爱、活力四射。我认为生态语文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语文,也应该是彰显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留白",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今天我将从导入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故事结尾时留白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走进诗歌园地,我们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古诗是语文课本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会鉴赏古诗是我们步入古典文学殿堂门槛的第一步.同时,学会鉴赏古诗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现在,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为例谈谈鉴赏古诗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探求古诗的意思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以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相似文献   

15.
陈瑜 《语文知识》2014,(1):78-80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核心内容。在修订过的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它指出,7~9年级学生要"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因此,现代文阅读成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中阅读板块的核心部分,评价的目标是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6.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应用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时代,然后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灵活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把握作品的内涵,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7.
"知人论世"的本意是阐述古人交友问题,然后逐步演化为了文学鉴赏的方法。如今,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生活情景离实际生活太远,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文本教学的导入,都非常注意导入的方法和技巧,都期望上课伊始就能博得"碰头彩",来个"先声夺人"。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教师的导入有着贴标签式的嫌疑,是为设置"导入"而"导入"的,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一篇文本,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早就知道教师要上的内容了,也可以说学生的这一心理上早就有了一个大致的预设。如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的"工笔"与"写意",源于教师的巧妙引导。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课堂环节,恰如其分的课堂导入,是促使课堂充满情趣的有利法宝,是吸引学生眼球和调动学生参与激情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将及时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并且要巧设当堂训练,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知人论世"是孟子最为重要的文学主张,意思是"想要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就必须对作者的经历、思想及所处时代背景有一定认识"。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只有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诗人身世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知人论世"能缩短古典诗词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让我们走进诗人所营造、所构筑的充满情感、理趣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