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厘米”是学生学习度量的起始,对于浙教版教材。学生在认识厘米之前,学习了长、短的概念,并学习了把物体放在方格纸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刻画物体的长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度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认识1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能估计物体的长度(5厘米以内)。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本人听到了两节呈现截然不同的概念课——认识负数,让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了新的体验。认识负数是全新的教学内容。两课中教者都力求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大胆、合理地进行补充开发,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性活动设计,让学  相似文献   

3.
李允 《中国教师》2009,(15):37-39
<正>"同课异构"是指相同的课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实施。"同课异构"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并非如某些教师所认为的只是"标新立异",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拟就"同课异构"的理据做较为详细的分析,希冀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朱桂贞 《生物学教学》2011,36(12):15-17
本文总结了2011年青岛市教学能手评选的7节同课异构课,并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剖析。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我县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不仅亲身体验了两名优秀教师充分利用智慧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还聆听了一些资深的学科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的精彩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面对同一版本教材,同一篇课文,同样陌生的学生,两位语言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教师上出了两堂风格迥异的英语课。近日,建平中学英语教师王文涛和“英孚教育”语言培训机构的Ian Lee,在光明中学“借班”上课,同台切磋教学技艺,从而拉开了“中外教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比较研究”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十余年,在基础教育界,"同课异构"是个很时髦的词语,也是一个被倡导、被肯定的教学行为。何谓"同课异构"?权威工具书还没有来得及收录这个词组。通行的定义大致是: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标、学科、教材的理解,自行备课、上课。因教师的不同,课的结构、风格方法和策略就各不相同,此谓之"同课异构"。我揆度,这个定义本身是没有褒贬的,并不意味着"同课异构"一定好,"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8.
以"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在不同时期的"同课异构"为例,阐述了"同课异构"是避免教学重复失误、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有效途径,指出坚持实践"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和引领学生的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9.
"同课异构"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教学活动是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的。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决策。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4B):16-17
面对同一版本教材,同一篇课,同样陌生的学生,两位语言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教师上出了两堂风格迥异的英语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高效率、教师高素质、教研高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异彩纷呈,妙趣横生,这真是意义非凡。一、内涵与特点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实施不同的教学途径,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同课异构",也称"同题异构"或"同课异教",关于它的解释或许有多种,但这里所说的"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研讨形式,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班级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同课异构"无疑是中小学教研活动颇具价值的一个生长点,已成为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喜闻乐见的主要方式之一。小到组内、校内,大到校际、学科名师与教坛新秀之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验。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及实际参与同课异构过程,我对同课异构的认识从曾经的排斥转为今天的欣赏。更感激这个提法给所有教师提供的提高与进步的台阶和机会。因为准备过程就是提升与质变的过程。在此,我把自己的认识转变过程与同行们分享。  相似文献   

14.
同课异构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形式,它一般由备课组内的教师执教同一内容,各自设计不同教案,采用不同方式,分别说课上课,相互听课评课。在实践中,同课异构又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本文试就这些形式的做法、特点及要求作一粗浅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的课相比,因同课异构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这种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一节课,三位教师在优化导入环节上做法不同。课例A温故知新,设置问题情境,给学生留  相似文献   

16.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为了消解游离课标、为"异"而"异",淡化内容、盲目求"异",忽视个性、重"同"轻"异"的实践误区,基于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对同课异构的"异""同"做出如下理性分析:课的内容——同中存异,课的结构——异中趋同,课的个性——异彩纷呈,课的目标——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以内的生成需要教师有实践智慧,预设以外的生成更需要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这种教研形式对于锻炼教师的能力有很多正影响,在上好这类课时,除了扎实的基本功,精心的教学设计外,教师在课堂进行时展现出的必要的教学机智不可或缺。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同课异构"课需要"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19.
<正>为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同课异构"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同课异构"中,有"同构"的要求(即要构建课堂教学中共同的环节和要素,它回答的是教学要"构建什么"的问题),也有"异构"的精彩(即在相同的内容与环节上,构建授课教师的教学特色,它回答的是优质课堂教学应"怎么构建"的问题)。那么,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同构"与"异构"的关系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注意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认识厘米"是学生学习度量的起始,对于浙教版教材,学生在认识厘米之前,学习了长、短的概念,并学习了把物体放在方格纸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刻画物体的长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度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认识1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能估计物体的长度(5厘米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