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闽南文化以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独树一帜。如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充分彰显闽南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实现课堂教学与本土资源的完美统一?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的黄书梅老师,从课前做足准备、激趣体验,课堂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课后拓展延伸、知行合一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一线教师发掘本土资源实施教学打开了思维、提供了范例。我们也欢迎其他老师就此问题,深入研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发现,然后让学生用总结的小数的性质代替了数学家归纳的“数学语言”的小数的性质。我对该老师的做法是赞成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经典结论往往使学生很难与生活直接联系起来。数学结论的呈现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们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裂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而学生归纳总结出的“生活语言”的结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中,当学生用“生活语言”总结出…  相似文献   

4.
律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放松学生学习紧张的情绪。课堂律动的设计不能盲目,应以律动音乐、律动主题、律动过程这三要素为切入点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律动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律动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那首《蜗牛与黄鹂鸟》吗?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看起来,蜗牛的毅力和精神还是很坚强的,就算是身体柔软了一些,样子长得难看了一些,身上的负担重了一些,也没有挡住它们的寻天之路。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认识蜗牛,去看看它的五脏六腑,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物吞到胃里去,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去,那他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快地消化它,学习也是同理。兴趣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课改奔涌的潮流,如何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搞好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切入点,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活动课开始了,叶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这次的活动课题是——《"趣游"动物园》,让大伙儿高兴高兴!"接着她板书了课题。顿时,同学们的好奇心都被提起来了。叶老师请出了三位"小导  相似文献   

9.
《地名文化拾趣》的“用”与“趣”全力任何知识类图书要想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就必须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由《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组稿、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地名文化拾趣》(以下简称《拾趣》).正是认为求达到这种统一的角度而选题的,对中小学生和地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一、"非情感化"弊端影响深远对于开展《文化生活》教学,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涌现不少精品课堂。但毋庸讳言,一些教师的《文化生活》课堂依然死板沉闷,枯燥乏味,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体验不到这门课应该带给人的美好情感。这种教学活动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非情感化"课堂的广泛存在,一是因为应试教育仍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生活》究竟应该怎么讲?这应该从"文化"的本义上去寻找答案。其一,文化是"以文化人",用"文"来教化、感化人。所以文化的实质是"人化"。要讲清楚文化的事,肯定不能离开人。其二,文化的来源是行为,文化的归宿也是行为。《文化生活》正是探求行为中的文化元素,并用它去激励鼓舞人的行为。其三,文化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那些我们大家都认同、理解、行动了的才能称为文化,讲文化必须要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雨后,当你漫步在池塘边,你有没有听到雄蛙的叫声彼此呼应,此起彼伏,汇成一片大合唱;逛动物园的时候,你有没有试过向孔雀园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在它听到掌声后,为你表演孔雀开屏;春暖花开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蜜蜂在跳一种特别的舞蹈?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方法,但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思想方法,都是在追求一种"化繁为简""一言以蔽之"的效果。大道至简,唯有简单才能灵动,唯有凝练才能游刃有余。所谓"一以贯之",就是在教学中追求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模块的"主线"或共同特征。抓住了这个共同点或者主线,就能够以逸待劳,把书从"厚"读"薄",再从"薄"读"厚"。教师要想在"薄"与"厚"之间收放自如,就应该致力于提取和把握每一个模块知识中"一以贯之"的东西,从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其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了突显课程的基本性质,更好地完成课程的主题和任务,《生活与哲学》课堂应该弥漫着体现学科特点的  相似文献   

15.
唐敏 《海南教育》2010,(4):58-58
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迎霞 《辅导员》2009,(14):74-74
21世纪,生物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估量。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生物课不够重视,这与生物在高考中占分比值最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够浓厚。于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成为生物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粗略地谈一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精、贵通。三读:清代梁启超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明代陆世仪主张要精读、细读、熟读。三回:著名科学家高士奇谈读书体会时说过:“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三肯:顾颉刚读书主张肯思、肯写、肯翻,这样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的空间太狭窄,流淌的日子太无趣,每每老师叫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我们每天都要经历一些事情,看到一些场面,听闻一些言语,其中总有一些能触动你的心弦,激起你心中的涟漪,引发你无限的感慨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抓住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洞幽烛微,深入思考,就能发掘出生活的美妙,写出生活的无限乐趣来。一、捕捉“情思”,抒写情趣 每日的生活,平静中会有波澜,平淡中也有新奇,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首诗,也许是一道题,捕捉住这些引发你情思的细微的东西,流于笔端,一篇情思丰沛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故事发生在一次单元测试后对“看图写话”一题的讲评中。“看图写话”题中有两幅图,大意是说,一只小鸡要到河对岸去看望生病的奶奶,但是过河的桥却被;中断了。后来在小鸭子的帮助下,小鸡过了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