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德育如何渗透进现有学校文化理念当中?如何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德育的育人效果?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在深入解读、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下,将常规德育工作做实,在传统活动与项目上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才能使其独有的教育性、引导性、渗透性得以显现和发挥作用.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富有实效,围绕学校"生活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家庭、社会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既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校注重德育工作的社会化研究,从德育的校外阵地建设和德育课程的实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一、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主要精神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  相似文献   

3.
正一、拓宽德育途径、坚持育管并行,推行德育生活化学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逐渐形成"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育管并行"的德育管理理念,逐步建构"课堂教育、道德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四条主线"并行交错的德育网络,学校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模式(即4级会议:德育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值周教师工作安排会、学生集中教育大会;2组活动: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3级督察:领导抽察、教师督察、学生干部检察;4级评比:周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及关键点为德育,在立足于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让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将课堂和学校内外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对贴近学生、社会和学校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研究校园德育工作中的校本课程,将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最终给社会提供较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社会即学校"等教育理论对德育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德育教学中,要梳理好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即德育服务生活,生活为德育提供实践基础.文章在此基础上从初中德育生活化意识薄弱、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脱离、教学策略形式单一等方面提出了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6.
胡凌云 《学周刊C版》2019,(22):158-158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工作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是德育工作的实施理念,通过"在生活、懂生活、爱生活、创生活"的途径,探索德育新模式,促进学生德行成长。  相似文献   

7.
曾萍 《教育与职业》2012,(15):46-48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着德育课程重教育性轻职业性、德育过程重片面性轻系统性、师资队伍建设重形式轻建设等问题。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要采用"三全"育人,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全课程育人,教学者与管理者、学校与企业全员育人,学习、生活、实训和实习全过程育人。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地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们必须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拓宽德育渠道,延伸德育时空,不断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多年来,笔者在学校就此作出大胆的尝试与努力,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德育工作,充分发挥自主性德育、参与式德育的作用,建立新媒体与现实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和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德育模式,提升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砚祥 《中国德育》2013,(10):49-50
学校作为学生德育主阵地,应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一艰巨任务。诸城市实验中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与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挖掘德育内涵,拓宽实施渠道,逐步构建起"德育内容主题化、德育主题课程化、德育课程机制化"工作体系,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内容主题化,确保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学校细化德育主题,并据此制订主题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们以社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非常丰富,是一座宝库。其中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有三个支撑点:第一是"生活即教育"思想;第二是"社会即学校"思想;第三是"教学做合一"思想。我们上海师大在德育方面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12.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人才品德教育的关键性工作.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明确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改进不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建立"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德育机制,建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方法,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实施如下几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夏健君 《中国教师》2014,(16):81-82
<正>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国的小学德育工作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德育工作居于首要地位,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一系列冲击,因此,德育工作面临全新挑战。近年来,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习近平提出"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这为小学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具  相似文献   

14.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以来,随着党建引领社会各项事业的纵深推进,德育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遇到了新挑战,即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融入与转型,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为此,需要党建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型、以组织引领驱动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以机制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德育是一项渗透性的工作,不能与其他工作割裂开来。所有的工作都是德育,所有的人都应该有德育任务。"这是冀州市门家庄学校冯永生校长对德育的理解。冀州德育工作正如这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言辞一样,朴实无华,润物无声。制度到位2009年,冀州市教体局在全系统推行"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的人。这些年,冀州市德育工作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些学校还自编了"三生"教育读本。  相似文献   

16.
正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才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逐渐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法。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构筑德育根基"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前德育工作中,部分学校面对社会消极因素对校园环境的污染治理缺乏有效办法。一些德育课程内容枯燥空洞,缺乏时代感,不贴近生活现实和学生实际,缺乏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德育工作者应当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通过渗透与整合,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8.
富裕县教育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体系构建、活动模式、德育培训、科研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一、全面整合德育资源,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1.启动三个保障系统,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提供支持(1)组织保障系统。我们成立了富裕县德育工作三级管理机构。第一级为行政领导组,即由教育局主管德育的副局长担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有效、规范开展德育工作的保障。本文结合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的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德育工作中,部分学校面对社会消极因素对校园环境的污染治理缺乏有效办法.一些德育课程内容枯燥空洞,缺乏时代感,不贴近生活现实和学生实际,缺乏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德育工作者应当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通过渗透与整合,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