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一、运用发散性思维求“新”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一个思维基点出发,运用分散组合、引申推导、类比推理、联想想像等方法,从四面八方进行的全息思维,找出多种思路,以求得多种可能的答案。运用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个性的表现,可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使思维趋向灵活多样。就思维方向而言,发散性思维可分为纵向发散、横向发散和逆向发散。纵向发散,是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推导出几种不同的发展结局、或几种观点结论,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最能表达中心、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结局或结论。横向发散,是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发散性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广阔性的反映。即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办法,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思维朝多种多样的方向变化、探试,广泛涉猎一切领域,以求问题的解决。那末,在阅读教学中,究竟怎样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呢?  相似文献   

3.
徐成贤 《教育导刊》2004,(19):49-5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进行辐射状态似的思考和联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沈祖荣 《物理教师》2004,25(11):23-25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直接决定着个体创造能力的大小,所以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本文就变化性、解法性、阶梯性等三种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发出,探析物理学科习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进行辐射状态似的思考和联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或扩散性思维,是指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出发去思考解决此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笔者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重点,创新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依据研究的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和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探求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思维广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要进一步展开联想和猜想,把问题深入一步,探究它更有意义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广泛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个发散点。 一是概念发散。即要求学生思考某个数  相似文献   

10.
徐海燕 《考试周刊》2013,(35):49-49
<正>在现实中,小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具有发散和一题多解的思维特点和习惯,这就是小学生身上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叫扩散思维、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因此,学生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而是要发散思维,扩大思维范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对人的一生极为有利。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这个平台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议论文的写作活动,反映着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既包括发散思维,也包括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寻求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运用逻辑知识和规律去评价,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议论文的写作常是按照"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没有发散,就没有集中,学生面对文题和材料,首先是如何发散的问题,或者说,起于发散而终于集中的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关键.沿着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是同型发散,如由自然现象中的积木成林、积土成山想到社会现象中的积小善成大德、积小知为大知等:沿着非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叫异型发散,如由积少成多而想到一暴十寒、半途而废等.  相似文献   

12.
李仁娥 《考试周刊》2013,(50):88-89
<正>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高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英语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顾名思义就是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发散思维就是思考者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善于多向观察、多路思考,打破思维定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正确把握发散思维。一是要保证思维的流畅性,即在思维过程中善于排除干扰;二是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即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三是要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即具有超常的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炒现饭”。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它是指从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条件为出发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究、逆向反复比较,如此产生诸多联想,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或者获得其他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结果.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创造性活动主要是通过发散思维来实现的.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不依常规,善于变异,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探求结论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富于独创性,思路不落俗套;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富于多向性,思路宽阔发散;善于多方求索,不拘一格;富于灵活性,思路活泼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为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发散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等,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刘维侠 《考试周刊》2012,(40):74-74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发散思维表现在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办法,经过比较、筛选,从而找出比较合理妥善的解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多发性。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导,敢于创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顾名思义就是向四面八方展开、扩大、分散。发散思维就是思考者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善于多向观察、多路思考,打破思维定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幻想、敏感性等。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班级授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