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爱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做学生的朋友,要注意师生接近和理解,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那肺腑地对朋友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必须要有一颗爱心,用心灵去感受,用爱去呵护,用爱去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相似文献   

3.
曾庆彪 《中国教师》2006,(11):22-24
爱与教育从来都是水乳交融般地交合在一起的。爱是心灵之间的神圣联系,只有爱才能使教育的光辉润泽及每一个灵动的生命。无爱的教育历来遭人所诟病,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言,情、爱就是教育上的水,没有了情,没有了爱,教育就如无源之水,终脱不了一个空虚。在雅斯贝尔斯那里,“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教育是精神的相遇,心灵的交融,是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人的影响,它天然包含着一种神圣、高贵、伟大的情感,惟有那追求永恒和完美的爱欲品质才能与之相契合。教育与爱包容着相同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4.
文静 《中国教师》2013,(10):72-73
<正>教育过程是思想撞击思想、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能否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师生间是否达成和谐与共融的关系,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一、用"爱"开启心灵之锁通常教师会欣赏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而对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感到无  相似文献   

5.
王光 《吉林教育》2005,(6):41-41
思想反映一个人心灵,而心灵之花需要心灵浇灌,这是我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6.
朱金萍 《林区教学》2012,(2):122-123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生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师德之魂。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峰 《宁夏教育》2012,(2):48-48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时,即使是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8.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法门千千万,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们若能领略"教育三字真经"的奥妙,便有望更快捷更畅快地通往教育胜境,感受教育的真谛与快乐。一曰"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间交往的和谐境界。"爱学生,才能接受学生,走进学生尘封的心灵天地,与他们心灵相通;爱学生,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是师生达成信任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良药。那么,如何才是爱生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核心。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努力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与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蘸满爱意、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古 今中外教育家所倡导的、推崇的。温热的父母之爱永远是子女幸福的摇篮;真挚的教师之爱,可化为一面面风帆,鼓荡着船儿,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爱,可以滋润情感的沙漠;爱可以唤醒干涸的心灵;爱可以分娩出追寻的希冀。没有爱心的教育,是“空筐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青的艺术,是爱的艺术。蘸满爱意、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倡导的、推崇的。温馨的父母之爱永远是子女幸福的摇篮;真挚的教师之爱,可化为一面面风帆,使学生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爱,可以滋润情感的沙漠;爱,可以唤醒干涸的心灵;爱,可以分娩出追求的希冀。没有爱心的教育,是“空筐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谈不卜教育:可以说,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用爱把自已的满腔热忱无私地给予每一个学生。爱浓缩在教学实践中就八个字:尊重、信任、严格、宽容。  相似文献   

16.
“教育植根于爱”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蔡艳荣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寸‘爱。”在班任工作中,我始终用无私的爱心,牵系着孩子的幼小心灵。一、让孩子从微笑中感受爱刚从幼儿园迈进陌生校园的孩子,多数是带着恐惧感、紧张感、惶惑感来到校园的,这是孩子和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17.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11,(11):48-4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之根本。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被重视、被激励的期待、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爱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背后情感依存,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爱的情感教育,让爱之花永远在学生心灵盛开。  相似文献   

19.
龚程颖 《时代教育》2009,(9):183-183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真正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爱心、耐心、信心--这把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相似文献   

20.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由于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