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中古译经为基本材料,讨论汉语目的连词的来源和形成途径,可以看出,汉语目的连词来自引进行为工具凭借的介词,其形成机制是介词宾语省略(隐含)导致目的连词形成。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是对语言变异现象的研究,历时、共时系统中都存在着变异。语法化研究中,历时和共时是必须紧密结合的两种视角。历时演变可以解释共时现象中的难题,共时状态中的交替和变异可以解释历时研究中的问题。汉语语法化研究在这两种视角的结合方面有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语法化问题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文章就第三届汉语语法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指出了学界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一些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5.
“即”的语义分化及语法功能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伴随着词义分化的渐变过程,每个实词的虚化都有它们各自的历程.通过对"即"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证实"即"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其词义和用法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虚化的过程为由最早的表示靠近之义发展引申,逐步演变为现在主要用来表示解释,还形成"即使……也"这一重要的关联词语,这是一个语义分化和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音声角度研究日语内在语法规律是一个新的课题,日语的音声语言与文字语法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音声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词重音、句节重音、句调以及句子重音的规则中能够窥见日语的语法性。  相似文献   

7.
观察宋元时期的几种韵图,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宋元时期语言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异摄趋同现象是这时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这时期比较系统、比较重要的异摄趋同有三对,即:江、宕二摄合流;梗、曾二摄合流;果、假二摄合流。通过对宋元时期的三种韵图——《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切韵指掌图》的分析以及其他文献材料来探讨异摄趋同现象,以此观测他们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的助词多是由实词语法化而来,助词“他”也不例外,是从代词虚化而来。不仅从共时平面描写和分析“V他NP”结构及其“他”的性质和类别;同时还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代词“他”语法化为助词的轨迹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郑雷 《现代语文》2006,(9):34-35
语法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一个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决定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语法化理论(Hopper&Traugott)认为,语义相宜性和特定的句法环境是诱发一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化。语法化受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呈现复杂的状态,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共时的平面上往往可以窥探其历时演变的轨迹。本文就试图通过共时的分析来构拟动词“看”的历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英语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体出发,分别考察了疑问标示及疑问项各自的虚化机制,从而探究疑问句句法形式和功能变迁,双从动态角度,结合语言使使用的具体环境揭示其语法的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谓词性主宾语句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当时能够用作主宾语的限于动词,形容词的这一用法出现得相对较晚。先秦时期谓词性主宾语句已基本定型,现代汉语谓词性主宾语句中的判断词“是”、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大部分终始动词在先秦汉语中都没有出现。据粗略考察,在谓词性主宾语句中,“是”出现于汉末,但唐宋时它才被大量使用,主要的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终始动词一直到晚清、民国时才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2.
汉语里,词、词组和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在构造上具有跨层次的相似性,语法学界都认识到这一现象,但未能投以足够的注意,长期来多在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他相似性”上下功夫,以西语为参照系构建汉语语法体系框架。汉语语法构造上的自相似性是汉语的本质特征之一,应该在研究工作中和汉语教学中牢牢抓住,在自相似性特征上建立起语法体系框架和汉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歧义现象几乎存在于每种自然语言之中,它不仅与有关学者,而且与语言学习者有关。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因缺乏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歧义往往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困难。本文旨在从英语歧义句句法范畴对学生语法学习中的一些错误加以剖析,对语法层次的歧义现象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时制结构等方面对历时语法中的"Vx(著)着"中"(著)着"、的全部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共时角度和历时角度对"VX(著)着"中"(著)着"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许多共时的语法变异能够从历时变化的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曹娜 《黑河学院学报》2022,(11):131-132+182
汉语语法学史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汉语语法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汉语语法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目前学界正在重点思考的问题,对不同的研究学者而言,其研究的深度以及方向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社会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汉语演变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速度并不一致,各个部分的变动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中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学者所剖析的汉语语法现象,来说明汉语也遵循普遍语法,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共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和转换生成语法都关注人类神奇的语言能力,两者都站在"以计算机为本"的立场,力求自然语言的形式化,好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但两者在语言本质、语义观和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但因其将层次分析法中的句法成分和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混为一谈,在论及"常见的句法失误"时又强行套用了其语法理论体系外的中心词分析法,故仍未能使教材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因此,唯有借鉴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弥补其不足之处,重构语法理论框架,才能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9.
陈式龙 《广西教育》2007,(9B):21-22
这两道题目都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运用。第3题病句题B、C项分别考查词语搭配和语序的有关知识。B项“意识”与“提高”搭配不当,“意识”可以“增强”。C项涉及多项状语的排列问题。时间状语应该往前放。多项状语排序的一般顺序(由距离中心词远到近排列)是:条件(方式)、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每年”是时间状语,“10%”表示程度,“缩减”是情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本文对长治方言的语法特点做了较为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包括词缀"圪"、代词、补语、特殊结构,同时兼顾历时平面。通过历时考察,认为有些语言现象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