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少年冰壶运动员心理特征及调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为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10,32(3):64-66,85
以国家冰壶队和二线队伍的比赛表现为切入点,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冰壶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具有自我意识与社会角色的矛盾、要求他人尊重与不能充分尊重他人的矛盾以及性发育迅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等方面矛盾;提出冰壶运动员应具备稳定的心理定向能力、优秀的运动知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总结出放松和暗示训练、表象训练、注意集中训练和模拟训练等心理训练手段,旨在引起教练员和青少年冰壶运动员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投壶的成功率和战术的实施效果,发挥其应有水平,与国家一线队伍形成良好衔接和良性循环,缩小与国家队的差距,有效提高我国冰壶运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评定我国竞技冰壶运动项目发展水平,找出与世界冰壶强国竞技水平差距,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全国第13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哈尔滨成年组男队投壶技、战术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男子冰壶发展迅速,比赛中投壶技术成功率较稳定、战术选择合理性日趋完善.总结归纳出目前中国男子冰壶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以及战术运用情况,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3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冰壶队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竞赛心理不成熟,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等因素,是致使技战术水平下降和成绩下滑的主要因素。认为科学、系统的训练是掌握技战术的基础,加强冰壶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的有力保障。建议政府加大投资,提高专业冰壶运动人才水平和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了解冰壶最新动态,进行科学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竞赛心理承受力,为我国冰壶运动员发挥良好的技、战术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做好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帮助我国冰壶运动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持冰壶运动的活力.通过评析此次赛会旨在分析我国青少年冰壶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讨论如何强化冰壶后备人才的输送与培养,加快推动冰壶的未来发展.本次比赛规程与国际接轨,比赛结果表明,我国的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待提高,东三省地区的队伍成绩占优,其中以哈尔滨地区的队伍质量最高;反映出当前教练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强化,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亟需改进,加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成为冰壶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提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双重培养,加大对冰壶专业人士的培养力度,采用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提高冰壶运动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第11届冬运会冰壶比赛看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郭旭茂 《冰雪运动》2008,30(4):53-5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调查等方法,对参加全国第11届冬运会各参赛队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冰壶运动整体水平提升较快,冰壶运动员年龄普遍较小,技战术有待提高,队伍逐步成熟,进军冬奥会前景光明。现阶段还存在参赛队伍较少,队伍分布不合理;运动员在心理上不稳定,对细腻壶的处理能力不强;比赛中打法单一,不能针对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来合理对待;训练场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国家队到世界冰壶强国去学习、训练和比赛;加强冰壶运动科研力度,培养冰壶运动的科研团队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青少年冰壶队的培养对中国冰壶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子冰壶队在2014年世界青少年冰壶世锦赛中的技战术水平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心理素质不过硬,防守技术差,临场发挥经常失常,导致功亏一篑;进攻技术在各队之上,偷分技术比较成熟,与优秀强队不相上下。提出改进防守技术,提升比赛战术意识与战术实施能力,加强心理训练等措施,为提高中国男子青少年冰壶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第14届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女子比赛评述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谭伟东  王羽 《冰雪运动》2004,(10):15-19
第14届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暨世界冰壶锦标赛的资格赛在韩国春川市举行.中国女子冰壶队通过6天的激烈角逐,以8战6胜2负的成绩获得第2名,并获得了参加2005年世界冰壶锦标赛资格.通过比赛来看,中国女子冰壶队在技、战术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队伍日趋成熟.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女子冰壶运动已经达到泛太平洋地区强队水平.中国女子冰壶运动要想冲击世锦赛和奥运会还需在技术、战术、竞赛心理、比赛经验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冰壶运动技战术思维是发展冰雪运动技能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青少年冰壶运动员竞技实力的重要训练。研究我国青少年冰壶运动员的战术思维训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后备人才的成才率。针对我国青少年冰壶运动员技战术思维训练存在认知不足、技战术思维训练占比不足、技战术思维训练内容较少等问题,提出培养对比赛进程的正确预判能力、培养对赛场复杂局面的全面分析能力、培养技战术合理运用的自信心、强化技战术思维训练等提高技战术思维能力的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1~2012年全国冰壶冠军赛采用国际经过国际冰壶联合会认证的冰壶规则,是对我国冰壶队伍的技战术水平、队伍建设后备和冰壶项目对推广情况的一次有效检验.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年轻化趋势明显,男子参赛队员中90年以后的年轻队员比例高达71%,女子参赛队员90年以后的年轻队员比例是68%,同时后备力量队伍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良好发展趋势;比赛结果表明,由于运动员比赛经验少、训练素质低,运动员难于有效控制和稳定发挥竞技水平;“顺时针”冰壶俱乐部取得的比赛成绩说明将体育俱乐部制度引进冰壶项目是可行的,过俱乐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冰壶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赛前心理准备训练,多参加比赛促进新组合的默契配合,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比赛观,为在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再创佳绩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中国女子冰壶队冲击2014年索契冬奥会,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2年世锦赛失误、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及潜在障碍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新老交替,频繁调整阵容,缺乏系统训练及健全联赛,后备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导致中国女子冰壶队比赛成绩大幅滑坡,并提出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技战术水平仍处于世界前列,国家的大力支持使中国女子冰壶队冲击冬奥会得到有力保障,只要中国女子冰壶队重视并解决好现有问题,冲击2014年索契冬奥会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冰壶男队在2014年世锦赛中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程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本次世锦赛中,中国队在全队和个人技术上的发挥趋于正常,成绩也相对理想,但是中国男队存在竞赛心理不成熟、技术发挥不稳定、关键球失误频繁等问题。为了中国冰壶男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中国冰壶男队积极进行技战术训练;加强竞赛心理训练,创造条件实现"以赛代练"。另外,我国的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匮乏,政府应该提供良好条件帮助提高专业冰壶运动人才水平,加强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建设,为冰壶国家队供给全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谭伟东 《冰雪运动》2008,30(6):40-45
通过客观地分析中国女子冰壶队本次世锦赛备战期间及比赛中在队伍组建、管理、训练和准备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指出在深研项目规律、技战术、伤病预防及竞赛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训练环境,利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手段来监控训练工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参加国际级高水平的冰壶比赛,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系统指导训练,快速提高竞技能力,规范国家队运动员的奖励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等意见和建议,旨在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奥运备战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化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技战术发挥.通过意识形态层面包括个性差异、思维方式、自信水平方面,以及认知层面包括个人知识水平差异、逻辑思维培养、两性认识几个方面,分析文化作用对中西方冰壶运动员在场上技战术使用差异的影响.力图找出中西方冰壶运动员技战术使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为今后中国冰壶运动员培养及选拔提供借鉴,为冰壶教练员临场执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冰壶投壶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以当今世界女子冰壶强队瑞典、加拿大和中国3个国家的女子冰壶队为研究对象,借助录像并利用冰壶统计软件对2009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3支队伍的投壶技术运用情况和基本打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投壶技术扎实,加拿大队慢壶投进、保护突出,瑞典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均衡的投壶技术,体现了现代冰壶运动高水平竞技的特点,了解各强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为我国冰壶运动队战术战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中,战术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的好坏,研究速度滑冰集体滑项目战术的运用对提高我国速度滑冰集体滑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齐齐哈尔速滑队3名队员在2008~2012年参加的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进行实例分析,归纳出速度滑冰集体滑比赛中起跑、领滑、尾随、换人、弯道换人和终点冲刺等情况下战术运用的特点;并总结出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等战术训练的方法,为我国速度滑冰集体滑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创造辉煌成绩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7.
洪美玲 《冰雪运动》2011,33(3):36-39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冠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有欠缺,战术变化少;竞技心理不成熟,在比赛中不能很好的调控心理状态;魔鬼赛程的紧密安排也是影响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冠的因素。建议中国女子冰壶队发展投壶旋球技术、合理运用战术、加强心理技能训练、保证队员有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