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praxis is discuss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enceforth, ‘VET'). The notion of praxis is considered to have at least four elements: contexts, theories, actions and persons (who hold theories and perform actions in specific contexts rather than acting in possible, abstracted, universal or armchair worlds).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elements, what is taken as praxis, is discussed and in particular the complex nature of personhood is canva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insufficient attention is generally accorded to certain aspects of personhood relevant to action in both professional and VET contexts, that there exists a need for educators to develop a more nuanced and finely textured concept of persons (whom they teach and who they are; and who they, and those whom they teach, might become). Current inadequate metaphysical conceptions of persons should press VET educators and trainers toward longer‐term goals which demand deeper, and deeply secular, time‐ba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2.
Lowry法测定芝芪菌质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芝芪菌质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owry法测定含量,以750nm为测定波长测定吸收度.结果:芝芪菌质中蛋白质在9.662~48.308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芝芪菌质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主要运用贝叶斯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对截尾寿命试验根据其早期结果预测下一个失效时间,并对指数分布情形下的失效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得出其下一个失效时间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并进行随机模拟。  相似文献   

5.
山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以山水名胜为观照对象的山水诗是中国诗歌史上源远流长的一个诗歌流派。综观六朝经典山水诗作,总结出其时山水诗具有游览性、审美性、体物性、新变性四大特征,而与之对应,六朝山水诗亦体现出动态美、境界美、物色美、形式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非常讲求达意传神,林语堂先生英译沈复的《浮生六记》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译文遣词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句子表达方面,如人物刻画,风景描写等与原文和谐一致,因而读来清新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至今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展"六个‘为什么’"教学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六个‘为什么’"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交接点很多,在教学中需要统筹分配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8.
俳谐文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表面诙谐逗乐,实则有着深刻的讽世意味和社会批评意义,是地道的杂文。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俳谐体杂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汉魏六朝文学的全貌,也可理清中国古代杂文发展的轮廓与线索。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安徽城镇历史变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是政区归属、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城镇的置废兴衰过程,本文试述六朝时期安徽主要城镇的历史变迁概况。  相似文献   

10.
六朝家族小说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小说创作呈现出家族化倾向 ,家族小说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 ,但贯穿整个六朝时期 ,它的兴起与当时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风气等因素密切相关。同一家族内部成员创作的小说作品往往在题材选择、主旨取向上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 ,在思想观念、道德评价、审美旨趣上 ,带有鲜明的文化传承性特点。这类作品 ,深深地刻着家族文化的烙印 ,蕴涵着深厚的家族伦理观念 ,它们的传承不息 ,是六朝家族文化繁荣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王旭烽执笔,茶文化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排演的茶文化话剧《六羡歌》在第11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上获得广泛好评,并摘取"优秀剧目"和"优秀舞台美术"两项大奖。该剧以茶圣陆羽的感情经历为背景,颂扬了中国知识分子不慕荣利,追求自我的高尚情操。排演艺术性地呈现了茶文化的专业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改模式、全新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并且在寓教于乐、寓考于乐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境界的洗礼,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送别之际的集体赋诗是六朝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金谷集作诗、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作诗与饯谢文学离夜赋诗则是这一现象的三个代表。这种文学现象的产生,与六朝时期文人集团、文人生命意识的自觉、集体创作现象的蔚然成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最新发现的考古材料 ,结合历史文献 ,对六朝石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并从佛教石刻雕塑艺术、陵墓神道石刻雕塑艺术、铭文石刻书法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六朝石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汉魏六朝道教小说内容的发展演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神仙世界中仙人的形貌由异于常人到向常人的变化;二是世人的求仙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由服食耗资巨大的丹药到成本低廉的山间花草果实的发展过程;三是神仙与世人的交往,有两种情况,即仙人主动接近普通人和普通人的主动寻访仙人。  相似文献   

15.
16.
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中塑造的女鬼形象,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人鬼恋故事中具有丰富而深刻、明确而复杂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更多的表现在女性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法律和基础"两大地位"及组织、队伍、场所、经费、活动、塑造典型等"六大优势",应充分发挥引导、教育、组织、维护等"四大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六朝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尚形似现象。张协开启了这一与神似相对应的描写倾向,至刘宋元嘉而成风气。这一诗风的出现与赋的影响有关,更与阴阳五行学之天人感应、玄学之言意之辨理论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围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分析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内涵及其遵循,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六争行动”工作策略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探讨突破瓶颈的理论依据。运用结构主义,从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内部结构系统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明晰高校思政工作引领力提升的必要性、内在逻辑和遵循,并提出以“六争行动”的工作策略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回答“思政工作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而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电视纪录片本体出发,来考察和分析八集文化系列片《昆曲六百年》的画面呈现、表现手法与人文内涵。这是一次文本的胜利、媒介的胜利、观念的胜利。在影像背后透露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新理念、新趋向的同时,还体现出了创作者的责任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