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几乎没有对新知识的认知形成与掌握的过程,只是在教师的讲解灌输中被动地接受、记忆,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具有节奏紧凑化、呈现色彩化、方法立体化等特征,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1.导入新课,注重思维的启发,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识活动并非是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纯粹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主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地建构起关于客体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3.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揭示,剖析其组织要素和过程程序,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实质和规律.显然语言技能是讲解的一个条件,但不是讲解,讲解技能在于组织结构和表达程序.讲解有两个特点:其一,在主客体信息传输(知识传输)中,语言是唯一的媒体;其二,信息传输具有单向性(主体指向客体).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基因突变>是学生在学习了生物遗传之后从分子水平(基因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也是学生对<基因表达>的延续和延伸.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类比和知识迁移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因突变>时往往是先给学生展示基因突变的几个实例或图片,并直接说明这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接着就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来讲解基因突变,这种教学往往会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一、在疑问和困惑中感悟 根据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要创设“困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由疑问再引起困惑,疑问和困惑是知识建构的起点和动因。着力疑问,就会激发思考,积极探究,进入“悟”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制造“困惑”,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和以工具“脚手架”支撑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我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大胆放手,由原来的教师细致讲解,学生倾听吸收变为用讲故事的方式揭示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学习的客体变为主体,整个课堂气氛和谐、愉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过程就是其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教学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重视核心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将此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知识内在的发展规律.笔者在课堂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师在分析讲解题目的时候,总觉得讲解过程不尽如意,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自己的备课经历来讲解,没有从知识的本源、学生的实际来作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师范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大部分老师通常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参与课堂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会抑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范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1 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先驱当属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张亚云 《阅读与鉴赏》2010,(4):71-72,32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什么?不少老师会脱口而出:讲解。讲解的主体是有强烈控制欲和支配欲的“优越”教师.耐心的倾听客体是“从属”地位的学生。而讲解的内容。无论是文化知识、人文观念还是现实经验,都被抽去了具体的内核与形成的过程,变成空洞乏味的唠叨.整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或晕头走向.毫无生气和情趣可言。语文课堂教学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正>有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解都懂,甚至觉得简单,但是当自己动手解题时就感觉无从下手.这类学生往往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应用以及例题的讲解,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就认为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也使老师产生误判,致使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迁移过程往往重视不够.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新课堂的教学建构,应紧紧抓住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在学生自身已有经验、方式和信念的基础上进行。要通过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探寻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实用高效,必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新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理论,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钟启泉教授指出:“时至今日,尽管依然存在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但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主动建构的。”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贯穿课堂的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而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教师往往会运用简单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是文章中讲述的知识点做出总结,这就是课堂评价语,课堂评价语能够更切实地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知识,还能够为学生解释许多学生无法直接理解的内容,缓解了课堂气氛,打破了课堂如死水般的枯燥局面。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文本价值的彰显与语文学科的应用取向、体系建构及由古典而现代的语言转向紧密相关.中学说明文教学长期存在着知识板结与知识错位的两大问题,在知识观念上固守着表征主义知识观.由表征主义向生成主义的知识观转向,为说明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审思视角.在生成主义知识观看来,说明文教学期待着由知识客体走向知识主体、由知识概念走向知识情境、由知识结论走向知识过程、由知识接受走向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7.
唐恒 《广西教育》2011,(23):63-63
一、建构主义与体育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体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认知过程,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能动地建构对客体即学习材料的认知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正>1.主体——客体向度。作业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客体即作业,包括作业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评价等。在作业中,教师与作业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设计与被设计的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教师通过认识、分析进而把握作业过程,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对学生而言,作业是工作对象和操作客体,通过它把教师设计在其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亮 《班主任》2004,(3):48-48
有些教师持一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把教材讲解得越明白易懂,儿童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知识就会学得越深刻.因此,他们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个他们碰到困难.  相似文献   

20.
柳建琴 《考试周刊》2021,(1):123-124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取得明显的提升.因此,为了保证课堂进度,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许多教师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生物课本中所得出的理论知识强行推送给学生,而不进行深入地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