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托克是20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个性,在写作方面,他非常擅用不同于传统时期的对位式写法。《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极为缜密的赋格,通过对该乐章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来看巴托克赋格写作在尊崇传统之外的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2.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第四弦乐四重奏》作为功能调性体系逐步走向衰弱和瓦解的结果,作曲家开始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模型音乐作曲技术,是选用三个或四个音组成的一个和弦式样的模型作为创作材料进行创作,因为没有中心音,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无调性音乐"。本文将用模型音乐作曲技法分析巴托克作品,研究其与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异同,同时以音级集合分析作品材料。  相似文献   

3.
郑刚 《文教资料》2008,(7):62-64
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的主题发展手法具有两大特点,即主题动机贯穿和丰富的复调手法.本文即围绕这两点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于1927年,这部作品曾被认为是他最艰深、最难与理解的一首作品。本文将从从音列、和声、调性的建立等几个角度对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巴托克的《小宇宙》是20世纪近现代钢琴写作技法与语汇的集大成者,是钢琴学习者学习20世纪钢琴音乐的首选教材。文章选取此曲集中的《夜曲》与《游戏歌》两曲试做分析,以此引导钢琴学习者学习近现代钢琴音乐入门。  相似文献   

6.
《小宇宙》是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一套钢琴练习曲,在作曲技术上它几乎概括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新音乐各种风格和种种技术手法,是一部二十世纪作曲技术的“小百科全书”。本文通过其中第一百四十一首《主题与倒影》作曲技法的分析,从中管窥出巴托克在《小宇宙》的创作中一些常用的现代作曲技法,以期能够对研究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申杰 《教育教学论坛》2011,(10):201-202,140
<正>Ⅰ引言:巴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作为一名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贡献非常大。大多数的人谈及巴托克就会想到——民族主义乐派或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但纵观他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巴托克——他对新古典主义热情的追捧。自从开始研究新古典主义以后巴托克就放弃以前所惯用的作曲技法,着手尝试用古  相似文献   

8.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揭示了当时广大知识阶层的内心矛盾,是社会最真实写照。《弦乐小夜曲》创作于1880年,作者运用弦乐队的形式进行创作。在作曲的形式上没有改变具有交响性的创作思维。本文以"曲式结构"为线索,以"织体"与"配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图将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配器技术进行较为细致的解剖,进而可以清楚的认识一个音乐作品的"本质是什么"、"织体有什么特点"、"配器怎么配"、"为什么这样配"。在此过程中也分析完成了对一部音乐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落实到实际感觉的辩证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9.
亨利·浦塞尔是十七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也是复调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十五首《弦乐幻想曲》是浦塞尔的成名之作,也是他最杰出的器乐作品。本文通过对其中有代表性的的四首幻想曲的研究分析,试图探讨亨利·浦塞尔弦乐幻想曲创作的特点以及对后世音乐作曲技法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钢琴奏鸣曲》采用20世纪特有的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是巴托克钢琴独奏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具有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典型风格,倾向于多调性、无调性、复杂化的和声手法.  相似文献   

11.
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他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同时他将西方古典与中欧民族音乐巧妙结合,这也是20世纪音乐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他的创作中钢琴作品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其中《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本曲是通过作曲家对匈牙利各地民间音乐的整理、记录,而创作出来的全面地展示出匈牙利的民族风格,提供给演奏者以充分的发挥空间,笔者通过演奏实践总结出心得,有助于把握巴托克钢琴音乐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13.
正设计理念:这一课的重点是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  相似文献   

14.
在小提琴演奏中,掌握规范的技术技巧是演奏好一部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但因历史的积累,以具体乐曲的体裁、结构、时代、风格以及不同情绪、不同内容为依据,恰当地根据作品选择和运用演奏技巧,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较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是我们从事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文章仅以巴托克的《罗马尼亚舞曲》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具体作品选择演奏技巧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严肃与轻松作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维度,长期以来受到学界不应有的忽视。在中国现代严肃文学主流压倒一切的强大声势中,追求轻松写作、趣味阅读的轻松化思潮具有别样的美学意义和文学史价值。《语丝》作为现代轻松化思潮的源头,无论从理论建构还是创作实践都有其确切的表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给《语丝》一种全新的评价,也有利于现代轻松化写作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6.
《降B大调大赋格》(Op.133)是一首伟大的作品,是贝多芬复调音乐的巅峰之作。它将严谨的结构逻辑和超高的作曲技术精巧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展现出他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使其不仅具有“贝多芬式”的宏伟气势,还具有更为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文章重点分析这部作品的第一赋格部分,从赋格的结构、主题进入、对位技法、调性组织、间插段的安排等方面出发,探讨了贝多芬赋格写作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金分割比例",最初起源于几何学研究范畴,如今在建筑美学、形式美学、科学美学、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所体现,音乐学科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从音乐审美入手,结合巴托克《小宇宙》第141首《主题与倒影》,详细阐述了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以及黄金分割比例对音乐作品结构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海顿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为音乐技法为线索,通过从音乐技法以及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总结与归纳出海顿鲜明的作曲技法特征,力求管窥出他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结合音乐学、美学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海顿的音乐创作风格,抛砖引玉,能够激发更多的学者对海顿钢琴音乐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其重要性在音乐界自然不言而喻,《第六交响曲》也称《田园交响曲》,作为贝多芬首部自己添加标题的作品,打破一直以来所尊崇的英雄主义,回归田园自然风光,其独特的研究意义显而易见,本文立足于分析《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技法,力图从创作角度挖掘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断奏和连奏》(二)选自巴托克《小宇宙》第五册,第123首。笔者将从音级组合和音高中心性的视角下对《断奏和连奏》(二)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探索巴托克在《断奏和连奏》(二)的作曲技法与音乐奥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