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需要"放";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并非学生纯自主、自发的过程,教师的"导"又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参与感的培养,是增进活动实效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当从学生活动参与的主动性、深刻性与全面性等方面入手,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凸显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通过过程指导保障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探讨综合与实践活动组织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在组织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时对自身应该发挥的作用更加清晰,不缺位、不越位,从而保障学生能自主、全程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除"活动定向"环节外,还需要加强对"活动展开"与"活动总结"环节的具体指导,具体策略与学生在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聋哑学校学生在感知觉活动、注意、记忆、思维、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依据聋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确定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组织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要注重结合地域特点;依据学生年龄设计内容;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紧密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在"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活动过程不足、学生活动水平较低、学生活动空间狭窄、教师活动参与不够和教师活动反思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版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突出"经历实践操作过程",而第二学段更强调"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二学段更加关注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第二学段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加强过程化教学意识,把实践活动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  相似文献   

8.
正学科教学,就是教师按照一定步骤和方式方法,带领引导学生学习具体学科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和技能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智能力、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学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综合与实践"课程为何要切入其它学科教育?这问题牵涉到课程的定位问题,就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来看,一致的认识就是通过活动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庆玲 《成才之路》2022,(3):120-122
综合实践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学科,开展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助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合理地设置活动目标,对活动过程进行科学规划,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综合实践课"盐城湿地探秘芦苇"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34):17-18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笔者结合平时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管理及建设、教师指导及学生学习四个层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模式进行剖析,奏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谐、丰满、高雅、富有表现力"的音符,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更有针对性,奏响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中的"乐章",焕发出学生生命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邹伶俐 《江苏高教》2005,(1):139-139
大学生们参与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在校外开展综合课程时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大学生本人在施教过程中的“师表形象”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的量化问题等等。所以。只有妥善协调好以上各种关系,才能使该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综合与实践"作为一类重"实践"、重"过程"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数字编码"的教学为例,在两次试教的过程中,从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和重视交流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庆顺 《新教师》2020,(1):73-7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从学习者的现实主观体验和客观发展需要出发,构造出不同的活动情境以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活动主题,并以探究、服务、制作、体验、学习等活动方式逐步深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让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而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则在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综合"的视野弓l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列为同等重要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而"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内容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构筑特色鲜明的"综合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分主题活动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一、明确"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意义"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形式。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深入实践,引导"动",联系实际,注重"活"就是必要的策略方式。具体说来,教师要抓住生活契机,选好活动主题,精心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并且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注意关注和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做好这些的同时,还要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争取保障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加强教师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合作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实施中,应及时发现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合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如何在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呢?本文以教学二年级"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为例,剖析"步步生趣、层层感悟、环环深入"等过程,着力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妙趣横生、富有意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0.
"保育"起初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但近年来,在农村中小学产生的"保育上移"现象对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实施范围、实施类型和实施取向等方面都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是:突破政府安全责任下放、家长保育责任逃离和学生依附心理等导致"保育上移"现象的因素,通过政府与学校合作进行新农村建设、家长与学校合作承担保育责任以及学生与教师分担安全责任。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消除"保育"风气的消极影响,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