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冯虎成 《文教资料》2009,(20):179-180
教育消费主义是为刺激国内居民消费而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思潮.据此进行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凸显教育投入不足、学杂费偏高、学校负债恶性循环等诸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危及政府公信力.反思教育消费主义的实践得失,走出教育消费主义的误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生消费主义最早诞生于美国70年代的高等教育领域,并且迅速对全球的高等教育变革带来深刻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学生消费主义倾向成为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消费主义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侵蚀导致学术力量的衰减,甚至存在偏离教育宗旨的危险。因此,有不少学者开始提出学生消费主义不可取的言论而刻意回避学生消费主义的优点。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学生消费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给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学术资本的贬值、学术声誉的损害,再到教学传统的破坏。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十分有限,因为精英教育理念对消费主义的浸渐有着极大的免疫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新管理主义的兴起,消费主义与学生缴费上学、市场就业困难、教学质量下滑等因素紧密相连,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其负面效应集中表现于高等教育的商业化、功利化、无序化三个方面。因此,只有重塑大学的象牙塔精神,鼓励和引导师生坚守学术志,强化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才能实现对消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消费主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里盛行,这是众所周知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教育消费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认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中带有教育消费主义色彩的具体表现,认识这些表现带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能够在观念和行动上有效地抵制教育消费主义在我国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在新管理主义兴起、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以及大学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大背景下,英国政府把消费主义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这给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危害。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被消费主义入侵带来负面影响居多的现状,并结合消费主义给英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利与弊,我国应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切实维护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同时,规避和超越消费主义的危害,促进大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最终催生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消费主义倾向,这这种倾向与学生中心论的教育理想显然不同,它主张高等教育的质量由顾客来定义.在学生消费者至上等言路的影响下,改革者面临以学生为本或以真理为本的困惑,面临经济合理性与教育自身逻辑相冲突的考验,甚至存在偏离教育宗旨的危险.因此,消费主义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球化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7.
教育消费主义,是一种提倡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消费领域进行开发的价值取向.它的出现改变了教育的本质,使得教育公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黄牡丹 《考试周刊》2010,(40):204-205
教育消费主义,是一种提倡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消费领域进行开发的价值取向。它的出现改变了教育的本质,使得教育公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满足人们超过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欲求"为特征的消费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对"符号"的消费,消费主义依然遵循资本逻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消费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偏好锦上添花,资源配置滋生利益寻租,资源配置趋向功利领域。消解的路径可以从保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需求、推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大体均衡、协调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相互利益三方面采取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0.
德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发展是从大学的革新开发的,各种专门学院是在大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级后才得到显的发展。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从专门教育的兴起开始的,大学建立后大学教育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两国在发展近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所采取的政策,既存在着某些差别,又有一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