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1953年高小毕业后,在党的教育下,参加了农业生产。1956年还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员。在生产中感到妇女由于带小孩、料理家务,劳动出勤率不高,建议社里办个幼儿园,社里同意了,并要我担任幼儿园教养员。办幼儿园我是主张的,可是真正要我当教养员我可思想不通了。我说自己还是小孩子,怎么好带小孩子?三四岁小孩还要人抱,尿呀屎呀叫我怎么弄得了?其实我当时主要思想还不是这个,我所以不愿当教养员是因为自己还想升学或到外面找工作,一当上教养员就无法脱身了。  相似文献   

2.
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个幼儿园的老师.十六年前初中毕业,我坚持要报考幼师,可是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于是念了高中,接着念完大学.本科毕业找工作时,去了好几家幼儿园,人家一听是本科毕业生立即摇头说用不上.我心灰意冷,想想做不成小幼儿的阿姨就做大孩子的阿姨吧.就这样,我成了一个大学教师,转眼八年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3.
常听师范刚毕业的学生说 :对幼教我是热爱的 ,但当老师太清贫 ,特别在乡村幼儿园当“孩子王” ,条件差 ,心里想爱 ,现实里却不敢爱。如此看来 ,热爱幼教事业是需要勇气的。做一件事需要勇气来选择 ,有思想斗争和利益的取舍。我地一位自费幼师生杨玲 ,面对地处深山、一人一园的艰苦环境 ,主动地说 :“我去。”一个完全可以渲染得慷慨悲壮的情节 ,她却做得那么平静。去当“孩子王” ,开办一所幼儿园 ,房子、黑板、桌子都要自己去跑、去买 ,你可以用苦和累、怨与恨来衬托轰轰烈烈的事 ,她却做得那么平静与从容。别人要用勇气来选择的事情 ,在她…  相似文献   

4.
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当一名教师。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去了省城机关或事业单位,或者当了师范学校的老师,而我却选择了幼儿园,当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孩子王”。面对人们不解的目光,我只是坦然一笑。因为我知道我爱孩子,热爱幼教工作。我坚信我的人生选择。就是带着这样的一颗爱心,我来到了孩子们中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二年秋天,我在肥东县梁园初中毕业后,就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衣业生产,立志做一个新式农民。当时,村里干部和大多数社员都十分欢迎,但是,也有少数人另有看法,有的背后议论说:“初中毕业生还回家种田,太可惜了。”有的当面说:“永兰啦!做田有什么出息,还是升学去吧!”有的笑话我干不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年,初中毕业的孙艳丽当上了安丘县官庄镇郑家埠村幼儿园的教师,从此,她和农家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些人眼里,幼儿教师不过是哄哄孩子而已。孙艳丽却深知,要当一名合格的“孩子王”并不那么简单。她自己出钱,订了《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杂志,又买了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书籍,一有空闲,就在灯光下一本本地“啃”农村幼儿家长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一些孩子到了入园年龄还没有洗手洗脸的习惯,有的甚至整天拖着鼻涕。孙艳丽就从一  相似文献   

7.
蔡邦琼是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大班教养员。她今年23岁,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55年她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工作者,56年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58年出席全国和四川省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现在她是成都市东城区人民代表。当蔡邦琼在成都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好就怀着一个美丽的理想:在工作上作出成绩,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毕业后她被分配到第三幼儿园去作教养员。这时她感到孩子不听话;认为  相似文献   

8.
去年暑假.身居外地的我回家乡后惊奇地发现,刚满4岁的小侄子竟然会数数和计算了。我爸高兴地告诉我:“他已经上幼儿园了。”我说:“咱们这儿不是没有幼儿园吗?”爸爸说:“今年邻村有几个小姑娘毕业后找不到事做,就在村里开了一所幼儿同,也就30多元一月,便宜,很多小孩子都去了,听说还不错。”想不到我们这个从来不知幼儿园是何物的小山村也有了幼儿园.出于好奇,我决定去瞧瞧。  相似文献   

9.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女儿的教育我却束手无策,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我女儿今年15岁,明年就要初中毕业了,学习成绩是中上等。暑假前的一次数学考试中,她没考好,回来后脸色非常难看。我知道后生气地说:“不努力,以后去当小工。”她不说话,也不吃饭。第二天就不去上学  相似文献   

10.
我住在城南乡北水西社前村,55年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参加农业劳动,并担任妇女中队长的工作。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我社办起了第一个幼儿团,从那时候起,我就担任了教养员的工作。全村的孩子们自从进幼儿园以后,都比以前进步了。群众反映很好,。有的说:“过去田里做得很累,回家来还要给孩子洗呀抹呀,心里又气又痛。现在回来,看到孩子总是干干净净的,心里也高兴了。”赵正兴、赵正万两弟兄过去时常爬树、爬窗,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幼儿园的梦,是小时候开始做起的,因为听父亲说:“城里有娃娃读书、唱歌的地方,阿姨领他们吃饭、玩耍,可有意思啦!”我向往这个有趣的地方,想像着她的趣味,梦想着自己也能去到那儿。高中毕业了,我想去那梦中的园地,但却在村小当了一名音乐教师。一天,公社中心校通知说有报考幼师的机会,我不假思索地赶进城,带着儿时梦中对幼儿园的向往,在主考老师面前唱起了《我的祖国》,热情随着“一条大河……”从胸中滚滚地涌出。然而,我却被录取到一所普通师范学校,幼儿园的梦像肥皂泡般飞走了。师范毕业后,我当过小学、初中、高中甚至聋哑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徐晋华 《教育文汇》2011,(1):31+30-31,30
从上幼儿园到研究生毕业,有好多老师教过我,但真正说到“老师”两个字就能回忆起的却不足10位。  相似文献   

13.
我进入幼儿园工作是很突然的事情。初中毕业后,我读的是烟台师范,后来学校外迁,我没有跟着走,自己找工作。先在一个小学当代课老师,后来到一个幼儿园当了幼儿教师,那年我刚18岁。我去的那所幼儿园,是解放前一所教会办的烟台女子幼儿师范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后来幼师停办了,它就成了烟台市毓璜顶小学附属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环境和条件都挺好,园长和老教师都是幼师毕业的。我很喜孩子,也喜欢幼儿教师这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15.
初中毕业后,我按照父母的意愿读了师范中专。其实,我的兴趣是画画,可传统的父母却不认同我的兴趣,他们认为女孩子学艺术是不务正业,将来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读师范就不同了,出来当个老师,工作又稳定,还可以找个好对象。我拗不过父母,只得在师范中专苦熬了几年。师范毕业后,父母通过关系把我送到一所小学当老师。当我学校通知我去上班的那一天,父母因为我捧住了一个“金饭碗”而高兴极了。而我,一想到要一辈子站在讲台上,教那已经看了千遍万遍的书,就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学校安排我去教二年级的语文。那…  相似文献   

16.
我十七岁当保育员,在南京市九条巷幼儿园一晃就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深深感到要当好保育员就是要自己尊重自己,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没能耐、没出息。当教养员教育教学工作的助手是保育员的职责之一。一个优秀的保育员的工作要做得使教养员感到离不开你,就象医生离不开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九七二年初中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当时,听到别人说“小魏初中毕业就留校当老师真不简单”自己感到很光荣,干劲也挺足。一九七四年,“四人帮”借河南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大反“师道尊严”,弄得师生关系紧张,老师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也怀疑:难道我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吗?我问母亲,她埋怨说:“当初真不该当老师。”我问同学,她们半开玩笑地说:“你老老实实接受再教育吧!”我想,当老师受累不讨好,趁早调工作。在激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心灵是杆秤     
“王老师,咱们学校有个乱班,很难带,不知你敢不敢接?”报到的第一天,校长“挑战”似地对我说。平生第一次被称作“王老师”,我不禁有些飘飘然。在师范时我是团委会干部,市级三好学生,毕业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分配在这所初中。  相似文献   

19.
教坛末了情     
走进新世纪,每一个人都有新打算。青年人憧憬未来,要寻找多彩的梦;中年人攒足了劲,准备大展宏图;而我却到了退休的年龄。离开站了40年的讲台,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我年轻时,虽然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可我的初衷并不是当教师。初中时就酷爱文学,幻想将来当作家,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时只能报考公费的“克山师范学校”。考入后,为了圆作家梦,我拼命学习语文,废寝忘食地阅读语文书刊,至于其他学科,根本没心思去管。不料我的“野心”被班主任贾老师发现了。一个晚上,他找我在操场上谈心。他说:“想当作家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净化灵魂     
记得1977年高考报志愿时,班主任提醒我说:“按你填报的志愿,毕业后可能当教师。”我笑了笑说:“我就希望当一名人民教师。”班主任赞许地点了点头。转眼我在教坛上耕耘了整整20个春秋。在中学工作了15年,小学工作了5年。今年春天,我调到了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工作。也许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也许爱孩子是女人的天性,跨入幼教这一新领域,我却丝毫没有陌生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当我面对一双双纯洁的眼睛时,我感到那才是世界上最纯真、最美好、最珍贵的。刚开始,有的孩子冲我喊:“园长奶奶好!”近不惑之年的我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