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5,(4):80-83
精品课程网站是各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交流和展示的窗口,是精品课程信息化的平台。因此,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对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对集宁师范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建设,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中,利用ASP.NET、ADO.NET等技术,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为网站提供后台数据库支持,研究与开发出了一套较为简洁、完善的精品课程教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讲教师、制作人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了从课前设计到课内交流,从形体语言到多媒体实现等方面的内容。三者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是保证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邹瑞  王欣 《运城学院学报》2009,27(5):31-32,54
根据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需要,采用ASP+ADO的技术,建立了B/S模式下的通用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后台管理系统软件平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运用本系统,教师可以简捷、快速地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网站框架,并可根据需要随时上传课程内容资源,较好地满足了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4.
精品课程协作探究式学习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与他人交往”等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为迎合人才培养需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选取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实施教学,并得到学生们和同行的认可。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启动自上而下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反思当前我国精品课程的网站大多数还只限于资源的上传下载、缺少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和协作探究等弊病,为能在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体现出较完整的教学模式,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例,根据学习环境信息资源组合观的思想,借鉴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过程,分别设计了精品课程协作探究式学习平台教与学的功能模块,并利用ASP技术和ACCESS数据库技术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平台的优化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教育部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工程”,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平台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目前流行的平台进行分析比较,介绍了本校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模块设计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平台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与他人交往”等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为迎合人才培养需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选取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实施教学,并得到学生们和同行的认可。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启动自上而下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反思当前我国精品课程的网站大多数还只限于资源的上传下载、缺少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和协作探究等弊病,为能在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体现出较完整的教学模式,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例,根据学习环境信息资源组合观的思想.借鉴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过程,分别设计了精品课程协作探究式学习平台教与学的功能模块.并利用ASP技术和ACCESS数据库技术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断层解剖学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使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网络化成为可能。南昌大学医学院断层解剖学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几年来,为把这门精品课程建设好,课程组进行了多种探索,课程组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断层解剖学实验技术网络虚拟与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文章总结了其有益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需求多样化和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成多元化发展,从原来的重视阅读翻译和应试能力逐渐过渡到现在的重交际和应用能力的学习,以及现在网络的发达,在教学中突破原有模式,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积极构建良好教学环境,利用网络环境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和交流媒介,通过第二课堂和网站建设及精品课程培育,建立让学生将英语融入生活运用于生活并随时随地学习提高的平台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改革与实践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精品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课程网站(尤其是申报网站)的建设上,走人了精品课程建设以争取评奖为目标的误区,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能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背景,从观念、应用、平台设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技术平台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精品课程建设的需求出发,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指导意义,以及网站动态生成平台系统的特点、设计模式、功能模块及其技术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脑平面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原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3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和广东省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的教材《电脑平面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课程网站为教师和学生实现了网上交流、学习和网上评教的平台,学生可以检索、浏览、下载相关学习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适合软件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改革。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结合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的建设实践.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B/S模式下基于NET技术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以访问WEB数据库为中心,以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端可通过浏览器(Browser)访问WEB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该系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参考学习资料,对教师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真实的评价信息,看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4.
"3ds max动画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两项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还可达到社会资源的均衡匹配与共享。它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动、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入手,给出了一种高校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系统管理模式;分析了精品课程的评审、诞生以及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给出了教师与学生如何通过该平台实现教、学共享。  相似文献   

16.
精品课程创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品课程建设是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创作平台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先进的数据库编程技术进行开发,可大大降低使用者的技术门槛,提高精品课程开发的质量,提升精品课程教学应用价值。系统实现了核心功能组件化、系统配置自动化、功能设计个性化、资源管理智能化,其最大特点为通用性强、无编码特征、类封装技术和超强个性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精品课程建设的需求出发,开发了一个精品课程网站动态生成平台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功能模块,以及ADO.NET、DIV+CSS、Aja)(和jQuery等多种实现技术.系统功能完善、实用易用、界面友好,可以提高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需要,文章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以Dreamweaver CS4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后台设计采用ASP技术及数据库Access 2007开发工具,为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提供完整的网站框架,阐述了项目在该框架组合上的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精品课程建设自2003年在本科院校启动已经运行多年,全国本科院校已经建成了数以千万门的精品课程,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门都建有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了和谐教学团队的生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使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积极地发挥,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自由选学、选修,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共享的终身教育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在大学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凸显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庆月  郭莹 《考试周刊》2013,(18):115-116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展示和教学平台。本文概述了建设通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现状和意义,给出了一个通用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案。系统是基于B/S结构,采用ASP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的,通过测试分析,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