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秦 《收藏》2011,(12):134-135
我觉得华新的每张画都值得在画面前站一段时间。细细地品味他的一点一线一笔一墨。华新的绘画,不像当代许多画家那样越来越浮躁,而是越来越安静了,越来越深入了,这个是很值得关注和肯定的现象。他有两种差距比较大的绘画风格,一种我觉得可以叫做“笔”系列,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9,(8):199-199
2004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师从洪惠镇教授: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工作室:2007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石峰 《收藏》2012,(10):45-47
中国山水画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历史。但是不论山水画怎样发展改变,其核心在于在时代语境下如何提高和完善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山水画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精神,并因此在发展与创新中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就此而言,"变革和创新"是山水画发展的精要所在,并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山水画对于笔墨的要求。因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笔墨当随时代",在这里,石涛强调的是笔墨,强调的更是要用笔墨表达时代意趣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张宜欣 《收藏》2014,(9):164-165
当代油画,画家探索的风格多样,具象的、意向的、抽象的……孟新宇的创作样式是直抒胸臆,画的是将自然融于画面的“别样风景”,山、水、庄稼、炊烟、菜园、花枝、云、马……这些元素“融合”的画面很有中国画的写意韵味,但却又是实实在在充满厚重肌理的油画创作。他常常运用中国画的构图方式,这种视角有中国式韵味,同时,他对画面的整体感也很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作品被造假最多、最滥的现代画家,恐怕非张大千先生莫属了。书画拍卖行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说法:"没有大千不成拍。"张大千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赏心悦目,家喻户晓,历来是造假者的首选。以往,针对艺术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0,(3):162-167
陈国勇艺术简介 陈国勇,号清瘦客,1948年生,重庆丰都人。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西安美院任教。  相似文献   

7.
杜凤海 《收藏》2013,(7):178-178
杜凤海·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1987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关术设计专业。 ·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3,(11):182-182
杜凤海·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87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美术设计专业。‘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2005年起,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讲师,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工作室助理。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11):F0004-F0004
魏云飞 1978年生,河北怀来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山水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9):F0004-F0004
1978年生,河北怀来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山水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天津展区锕奖;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美展获金奖。被评为“最具收藏潜力七。后二十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名家50强”。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4,(2):163-163
杜凤海 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87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美术设计专业。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2005年起。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讲师,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工作室助理。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2.
丁桂初 《收藏》2010,(3):28-33
在“折中中西”的道路上,汤清海先生运用“近观法”和“焦点透视”的方法,既引入了西画中光影、色彩、立体、空间的的概念,又较好地运用了国画中的笔墨语言,创造出了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象。这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象,相对传统山水画中的“太虚体”和创新画派的“朦胧体”来说,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对于国画创新来说,既是一种跨越,又是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13.
夏可君 《收藏》2012,(8):176-176
水墨的现代性,乃是让水性与墨性等材质本身得到彻底的展现,并且秉承中国文化内在的自然精神,水墨的水性成为转化最为杨小的元素,许华新以其独创的“积水法”,把水墨山水画带到~个冰清玉洁、江山如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7,(5):192-192
许华新,1968年生,号怀虚,斋号遣云楼。曾就读于厦门大学美术系,师从洪惠镇教授,获美术学硕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梅墨生工作室,从事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出版有《许华新画漓江》。  相似文献   

15.
夏可君 《收藏》2012,(15):176
水墨的现代性,乃是让水性与墨性等材质本身得到彻底的展现,并且秉承中国文化内在的自然精神,水墨的水性成为转化最为核心的元素,许华新以其独创的"积水法",把水墨山水画带到一个冰清玉洁、江山如玉的新境界。许华新自觉以玉质感融入绘画,让山水之性与玉石之质内在地契合起来,解决了传统烟云之气与玉质之感在山水画上结合的难题,让柔软的水墨具有内在的硬度。面对西方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玉质感的融入,许华新以其"积水法"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传统梦寐以求的生命质感彼此通感起来的艺术形式语言。许华新的玉质感,也为水墨带来了一种硬度。通常而言,水墨总是借助于柔软毛笔的渗染而带来浓淡的变化,但与西方绘画对比,水墨的柔软也有着一种感觉上的劣势。如何在保留水墨内在渗透与通透的同时,又不人为外在地增加强度?(当代实验水墨以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3,(10):200-200
作者简介杨虹号北人,别署铁菩萨山人。1948年生于北京。自幼开始学习书法、山水画和花乌画。后继得吴镜汀、李苦禅、张其翼、孙其峰诸先生指导。曾进修于天津美院。北人先生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雄浑大气,笔墨纵横恣肆,亦不乏时代气息,加之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诠释,故其作品耐读耐赏,为当下北派画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贾廷峰 《收藏》2014,(5):146-147
世间万象,物情物态,山水之跌宕,四季之更迭,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以其自然的生命轨迹而生长。世人琢磨物态,通常会在种种因素的考量下赋予其不同的情感意志,而山水之于中国人,却始终承载着一种典型的东方审美趣味,即根植于道家思想所衍生出的淡泊与逍遥。传统山水画发展至今,尽管在笔墨技法等绘画的本体语言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延伸,却仍旧囿于"传统"的惯性牵引抑或抱有"拿来主义"的惰性心理,无法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打破固有程式,对于画面情感的映射作出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12,(6):143-145
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画室名"师牛堂"。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1920年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923年入上海美专。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等教授,研习西画。  相似文献   

19.
农夫 《收藏界》2014,(10):152-152
“笔墨”是国画的精粹,它不仅是视赏形式和技术规范,还承载着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黄宾虹先生也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因此,干百年来多少国画大师都在“笔墨功夫”上苦心揣摩,都梦寐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可以说,一部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笔墨史”。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也有“五笔七墨法”、“泼墨法”、“积墨法”、“渲染法”等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20.
李望 《收藏》2012,(3):156-157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