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提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人、社会与国家三个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本刊邀请我院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解读十七大报告,现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和谐处理社会主体——人的三重关系维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使这三种关系能和谐共生,共融和共存,必将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文章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深刻认识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坚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社会、人民等生活等六个方面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四大建设之一,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都存在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亦不例外.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最早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既然在自然体系内存在着和谐的秩序,那么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存在和谐的秩序,人类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和农业、家务和教育、生产和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层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和谐问题的认识成果,总结和借鉴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有益文明成果。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必要性,主要是由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弄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的机制,就可以依靠机制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与民主法冶是调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一软”“一硬”的两种手段,也是两条底线,任何社会的和谐运行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也不能超出这两条底线,否则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也就是坚持以勇于揭示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以深入分析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善于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等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最终在化解矛盾中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社会公平和正义,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论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阐明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人类中心论”、恩格斯的“报复论”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本质上是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不仅要回答社会发展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要解答社会的延续性问题。从全球化时代背景出发,针对现实中人们在交往实践活动中的困惑,从交往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探索交往问题,有助于人们积极、主动地发展交往实践活动,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交往的功能和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包括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经济和谐的构建、社会和谐的构建以及自然和谐的构建,而消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两点:即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人与人的和谐,主要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五个方面来理解和努力;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三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选准着力点,从这些着力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实现这和谐的过程中,要消除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群众权利的要求;要消除人们只顾发展经济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旧观念。树立起绿色经济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