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革美术符号成为"政治波普"后在当代艺术中也有如同折射光芒般的耀眼体现。当代"政治波普"将文革美术符号进行提炼再与西方商业品牌标志符号组合在一起,仍然保留"红光亮","三突出"与"高大全"的构图法则,对文革美术符号本身的改动较少,基本还原和保留图形的原有风貌,形成了更为广泛和多义的图式所指,同时被艺术家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文化针对性。使艺术在弘扬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方面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为本土文化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研究“文革,”有助于我们认识“文革”和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文中重点探讨了目前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重要成果;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为我们真实、准确地研究“文革”时期的家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词略语是“文革”语言的一大构词特色,对“文革”时期的数词略语进行统计分类,进而对其语言特色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其研究不但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文革”语言的认识,而且能够增强对“文革”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文革"时期特殊的政治背景下,甘肃的相关美术机构、组织或被解散或陷于瘫痪状态,大部分美术骨干遭批判,美术创作在"三突出"原则指导下形成高度模式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牛汉“文革诗”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汉在“文革”时期创作了30多首诗歌,具有悲壮的美学特征,是悲剧美与崇高美的和谐统一。由于“文革”是一个“吟罢低眉无写处”的特殊时期,诗人在表达上广泛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故又具朦胧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常常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用语,便反映了“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文革”用语与现代语言迷信三个问题的探讨,寻求“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语言使用的变异与社会诸因素变异的关系。一、“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人们产生许多错误认识。“文革”用语就反映  相似文献   

7.
“文革音乐”是1966年至1976年间中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现象,它可以称为是政治的工具,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研究现象,却不仅是政治的产物,更多是诠释了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和谐关精神的回归。前不久,“文革音乐”研究还是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禁区,但同时它又是中国音乐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研究,对“文革音乐”进行仔细、深入、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曹雷  苏秀 《老年教育》2010,(12):17-18
如今,年长一些的人提到“文革”时的文化现象,还可能记得“内参片”这个词。“内参片”即“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早在“文革”前就有了。但那时的“内参片”和“文革”时的“内参片”并不完全一样。“文革”前的“内参片”,是指不对外公映、仅供业界内部学习参考的影片;  相似文献   

9.
“文革”中传统诗词的勃兴,不仅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也与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伤痕美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产生的、与伤痕文学相对应的美术创作思潮。“伤痕美术”唤醒了画家内心深处久违的、被压抑已久的现实主义情结,使画家开始发自内心地关注和表现刚刚经历过剧烈社会运动的中国现实和大时代里普通人的命运。“伤痕美术”作为一次文艺创作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现当代艺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以后即将到来的乡土现实主义绘画乃至“85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勤 《学习之友》2006,(10):42-46
今年是“文革”爆发40周年、“文革”彻底结束30周年,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再次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温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彻底否定“文革”、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锐、韩少功的“文革”题材小说以民间视角来反思“文革”历史,具有双重意义内涵:民间苦难与民间伦理是对“文革”意识形态高调的戳穿与消解,民间的藏污纳垢、愚盲昏昧又使之成为“文革”专制和迷信的基础和土壤。这样的“文革”叙事走出了80年代道德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局限,揭示了“文革”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此同时,真诚而理性地还原底层社会的生存形态,传达民间的意义和声音,也成为这个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寻找和建立精神归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盛极一时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作了清晰的勾勒;对在特定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及文学批评的独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述,并深刻揭示了其制度的和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反思“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提郭沫若。有人称,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就和失误都达到了他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程度。成就不好说,他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都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中硕果仅存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杜甫的诋毁,今天看来显然有政治投机的成分;而他的失误的典型性,则随着时光的推移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革的发端和十年文革标志性作品的“样板戏” ,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 ,在很长一段时间已销声匿迹。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观念的进步 ,当今人们的思想理念愈趋成熟、理智 ,对事物本质的看法愈趋客观、公正。在全面否定文革“样板戏”政治因素的同时 ,对其艺术因素 ,近年来有不少专家 ,学者及当事人皆发表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与看法。其中有些是客观、公正的。但其中有些多少总还是带有一些情绪化的色彩 ,或是口号式看问题的方法的局限。加上前几年 ,人们对商品经济大潮的无奈 ,勾起人们价值观念的自然回归。使然便出现了“样板…  相似文献   

16.
沂蒙山民间美术具有程式性、传承性、规范性的题材内容与图案纹样。无论是材质、内容、图案纹样以及色彩等,都显示了老百姓选择意愿和审美趣味的趋向性。各种民间艺术形态对如何保持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本文以各种民间美术形态的图式意蕴,深入阐释了民间美术深刻文化内涵和本源精神。  相似文献   

17.
“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美术在混乱中逐渐复苏,努力迎接着下一个历史的新篇章。文革后至2009年,中国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艺术家以思想解放为标志,宣泄常年积压于心头的情绪及对艺术不灭的热情,渴望追求久违的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且许多艺术家,包括国画家和油画家纷纷在这一时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着力将中西方艺术文化特色互相交流结合,同时代表中国的艺术特色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革”主流文学的现代性根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文革”主流文学置放于世界文明和现代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予以审视,我们发现,“民族国家”与“共产主义”之“宏大叙事”的诉求,“革命”的“新型主体”的建构,“合理性”之“价值理性”的膨胀,所有这一切,都给“文革”主流文学打上了深深的现代性烙印,标示着“文革”主流文学有其深刻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19.
那些在“文革”中隐藏于民间、流传于地下的“隐在的文学”,只有在地下诗歌中,才可以见到诗情与想象。这些诗歌成为特殊环境中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对现实的诗意置疑、抗拒和对自我的精神坚守。在这些诗歌中,“知青诗歌”构成了“文革”隐在诗歌的主流,极富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德育的实践及其演化过程。审视这一特殊时期的学校德育,总结其中的错误教训,为今日学校德育改革提供鉴戒,避免重蹈覆辙,是有必要的。 一、“文革”中教育革命对德育实践的影响 既然被认定是“文化大革命”即“大革”文化的“命”,教育战线既然被认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长期统治的地方,自然就成了“文革”的突破口,1966年8月7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