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播报方式、亲民的采访形式受到各地观众的青睐,尤其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宁波电视台的《来发讲啥西》、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的《小强热线》等,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电视台开始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栏目水平也参差不齐。本文在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改进方向、发展趋势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金永亮 《声屏世界》2009,(11):59-60
《看看看》栏目从2007年元旦改版以来,坚持“民生新闻联系时政”的方向,坚持“大民生”的定位,强化公共话题策划,在民生新闻的转型和提升上进行积极探索,引导栏目有选择地向公共新闻领域延伸,将“民生”与“公共”“国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  相似文献   

3.
贾军 《视听纵横》2008,(3):79-80
民生新闻是当前各地电视台竞相开发的新闻品种。由于民生新闻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真正赋予百姓话语权,使得原来一直被动接收的普通百姓成为主角,收看新闻、参与节目的热情大有超过对电视连续剧的期待之势。以宁波广电集团整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宁波电视台节目资源推出的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阿拉讲大道》为例,自2006年12月开播以来,一直注重关注民生,注重报道形式创新,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郭光华 《视听界》2006,(6):69-72
《今日一线》是广东南方电视台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该栏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其收视情况和影响力都令人刮目相看。本文所提到的民生新闻是与非,其内涵有两层:一是从名实的角度看,以《今日一线》为例,分析实践中的民生新闻与概念中的“民生新闻”有多大差别,或者说,实践中的民生新闻哪些是理论界所期待的,哪些不是;二是从学理的角度,以《今日一线》为典型,分析当下民生新闻的成功元素与存在危机。一、民生新闻名实之辨2002年,《南京零距离》诞生后,迅速热起来的民生新闻现象很快地引起理论…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民生新闻栏目,都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成为当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一问世就广受欢迎,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日,一档全新的民生新闻栏目《看看看》亮相宁波电视荧屏。其中的民生服务类新闻板块《大眼睛来了》(以下简称《大眼睛》)在推出的第一天播出了《打工者之歌,急寻谱曲者》的新闻,说的是从湖南来甬打工的小伙子石科友创作了十多首反映打工仔生活的歌词,新的一年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找到一位能帮他谱曲的人。播出的第二天,市音乐家协会的丁先生来电表示愿意帮助石科友谱曲,《大眼睛》于是又播放了《石科友急寻谱曲者,热心观众来帮忙》的新闻。三天后丁先生用吉他弹奏,和石科友一起演唱了石科友作词的《小租房》,并被《大眼睛》以《…  相似文献   

7.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8.
张海馨 《青年记者》2012,(23):46-47
《今日资讯》栏目创办于2001年7月16日,是河北电视台开办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2009年至今,《今日资讯》栏目收视率、收视份额在综合评比中稳居河北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第一名.2010年,《今日资讯》栏目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创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下面,笔者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解读《今日资讯》栏目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佩  陆懿 《青年记者》2012,(9):68-69
目前,许多电视台开设了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阿拉讲大道》、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节目名称和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桂柳方言是桂柳地区官话的起源,是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由北方方言和东北地区语言相结合的产物.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有一档用桂林话主持播报的新闻栏目,名叫《板路》.  相似文献   

10.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时下,被业界视为"黑马"的民生新闻风头强劲,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联,将话语权回归百姓,并始终把平民当作新闻关注的主要对象,力争不断提升新闻节目的亲和力和贴近性。辽宁电视台《新北方》就是这样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从民生新闻的思想性、栏目品牌、个性化三方面来体现出民生新闻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 《新闻爱好者》2008,(8):101-102
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作为长春的本地新闻栏目,《守望都市》、《城市快递》等以报道民生新闻为主的品牌节目也逐渐成为市民喜爱的精品栏目。  相似文献   

13.
陈阳 《国际新闻界》2013,(5):94-101
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在我国新闻界异军突起,不少人认为,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就是公共新闻。本文以2010年在某省级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田野研究为个案,探讨民生新闻转型的可能性。受众或市场的力量将民生新闻推向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民生新闻衰微的种子,将会制约民生新闻的未来转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5.
邱广宏 《新闻界》2012,(3):33-35
民生新闻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但在二级城市民生新闻中,偏重街谈巷议、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等琐细选题,如何让民生新闻的选题更有意义,本文以眉山电视台《每日快报》栏目为例,探讨了二级城市电视民生新闻如何从选题方面做到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栏目经过十余年的孕育成长,如今已经扎根全国各地,而随着地面频道的增多,民生新闻栏目的竞争日益加剧。如在湖南长沙,一个地面频道甚至有多档不同特色与定位的民生新闻栏目。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1时间》在2003年举起"民生新闻"旗帜,一直保持收视领先优势,并获"全国十佳民生新闻栏目"、"全国品牌栏目"等荣誉。《都市1时间》在板块结构与编排创新方面的一些经验,给民生新闻栏目提供了借鉴。打造特色板块电视新闻节目的板块化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电视民生新闻备受观众垂青,很多省市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湖北经视开播一年的《经视直播》便是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佼佼者, 它以超过6%的平均收视率高居当地同质媒体的榜首。学者李幸将民生新闻蓬  相似文献   

18.
辽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部以关注民生作为办好栏目的落脚点,所创办的《新闻时空》和《行风热线》两个栏目,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双双获得"辽宁省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这在全市新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9.
项国雄  黄璜 《新闻界》2005,(1):32-3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此民生新闻成了各省台的一朵奇葩,江苏电视台各频道纷纷出台民生新闻栏目拉动收视率,结果屡试不爽。在民生新闻成功挖掘了新闻节目收视潜力的时候,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走到了质和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马杰 《采.写.编》2023,(12):40-42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是当前民生新闻栏目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民生新闻现场报道水平提升方式进行分析,简单阐述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及要求,探究当前民生新闻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百姓热线》和《百姓问政》等节目,提出加强新闻内容处理专业度、做好新闻报道准备工作、提升记者报道能力、强化记者观察力和主动性等提升措施,意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同时充分结合民生新闻的优势,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能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