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名物化"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和最有力方式。本文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重点分析了名物化现象的三大纯理功能。从概念功能来看,名物化涉及到不同过程的转化,相关施事者的隐藏有利于规避责任;从人际功能来看,情态成分、时间标识的消失能达到语篇神秘化的效果;从语篇功能来看,名物化提供了更多的主位选择,通过"主位—述位"的衔接推进语篇发展,并可根据表达意图的不同而改变信息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出发,以《世界杂志》中一则保险广告为样本,对其中纯理功能的三个方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进行了尝试性分析研究。分析表明纯理功能的三个层面在该广告中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使广告语言不但有效的清楚表达了公司保险项目的特色更体现出消费者可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是一个语意单位,它既可以是书面的又可以是口头的,并且在一定的语境中由句子来体现。而具体的语篇又体现着抽象的语意系统。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葛底斯堡公墓演说词的分析演示了一种科学的语篇分析法,验证了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Halliday三大纯理功能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口号,探讨了三大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在不同类型的经典广告口号中的应用,点明了其在号召鼓动消费者购买产品、树立公司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语篇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语篇分析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Halliday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个纯理功能,以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为例,分析其本质内容.同时,通过对该文的探讨,再现演讲者的政治立场和演说词的鼓动性、艺术性等风格,证明纯理功能在语篇分析中具有可行性和可...  相似文献   

7.
Halliday的语篇纯理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主位——述位系统和信息中心系统,衔接系统以及逻辑-语义系统。以语篇纯理功能为视角,在汉诗英译过程应从尊重原诗语篇主位结构,灵活地添加衔接手段以及忠实于原诗的逻辑——语义关系等方面来构建英译文的语篇。  相似文献   

8.
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话语分析学科的理论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各个视角研究了多种语篇类型。然而笔者发现大多数文献都是关于英文歌曲在外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在英文歌曲歌词语篇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从语气系统及其人际功能的角度出发,对英文情歌歌词进行语篇分析。本文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的语气理论对英文情歌歌词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以期说明语气系统是如何在主语和语气类型两个层面实现歌曲歌词的人际功能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四兄弟的歌曲《七朵水仙花》,旨在探讨情歌的写作风格及其受欢迎的原因,从而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冯心如 《海外英语》2012,(1):241-242
人际功能是语篇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实现人际互动的重要工具。歌词语篇中蕴涵了丰富的人际意义。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人际互动在美国乡村音乐Sailing歌词中的多种体现形式。通过分析表明,交际双方的角色、人称代词的分布、时态等的运用,是歌词语篇人际意义实现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体现人际互动。  相似文献   

1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中一个极具魅力的代表。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又未能真正参透它的文化深意。就此,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端午节的种种事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就有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国北方端午节门户插柳的习俗来源于上古“后羿射日”的抗旱巫术。虽已不复见原物的些小遗痕 ,但确是其逻辑衍化而来。它与南方的龙舟竞渡具有同样的祈年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舟竞渡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其影响之大,分布之广,持续之久,凝聚力之强,在中国民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龙舟竞渡习俗有着共同的神灵信仰、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认同。它所反映出的团结协作精神、拼搏争先精神正是当今中华民族所应该弘扬与培育的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认为深入开掘龙舟竞渡习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对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先民们认为龙操纵着风雨雷电,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汨罗的先民们要在端午节前后祭祀龙。自从屈原在汨罗江殉国后,汨罗端午习俗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了同一个目的.韩国江陵的人们要在端午期间祭祀大关岭山神和大关岭城隍神。两地习俗有异有同,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  相似文献   

15.
甘肃庆阳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有着纯朴善良、勤劳豪放的性格,这里有着浓郁的民间文化习俗.端午节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古老的民俗民风受到了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对于端午节本源文化含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追寻节日本意、认识其本原和性质,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及其文化的来龙去脉,保护民族文化的根脉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宜春学院龙舟队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开展范围小、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够重视、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同时对影龙舟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式提出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加快龙舟队产业化发展,加强科研力量等建议,旨在推动宜春学院龙舟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节俗文化丰富多元,就端午节而言,各地的节俗景象繁华热烈,其源流也众说纷纭,端午节的代表人物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是龙舟竞渡、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在当下,端午节也有其独特的现代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端午节核心习俗的目的是通过特定的草药、食物和仪式以除病解灾。保山端午节赶花街的习俗在战祸与疾病的触发下应孕而生,在文人雅士的倡导下积淀出具有审美意蕴的端午赏花习俗,应民众的生活需求而发展成为集市,受政府引导而成为现代性的商贸旅游节,从中可以看出端午习俗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中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端午节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揭示了其物质、行为、精神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现状衰落的内因和外因分析,指出了端午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并对其旅游价值的实现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是端午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从唐代端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人对端午节俗的生动描写,有端午饮食、端午节物以及端午社交活动,透视这些节俗文化可见其蕴含着的浓厚的人文关照,不仅有对生命的珍爱和祈愿,对屈原的悼念和歌颂,更有人们之间紧密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