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锺书先生早有《林纡的翻译》一文问世,迄今一再重刊,脍炙人口①。严、林既然并称,我猜想钱先生一定有写一篇《严复的翻译》的意思。去年我曾向他请教严复与曾纪泽互诋事,接到他一九九二年三月廿八日覆函,说是“未病前,本欲撰《严复的翻译》一文,与《林纡的翻译》为姊妹篇,涉及此段姻缘。今衰疾不能为文,便以相授、供足下采撷可也”。钱先生果然有意要写(《复的翻译》,因病未执笔,今更鼓励我来写。长者的美意,令我有续貂的勇气,草写此篇。严林并称,严林两位都不会乐意。钱先生已提到,当康有为以“译才并世数严林”赠林纡时…  相似文献   

2.
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严复写下了“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的诗句。可见,他的心情非常悲痛。此后,他选择了翻译工作为终身事业,摒弃万缘,惟译书自课。严复一生没有专门的翻译理论著作问世,但从严复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略窥严复的翻译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没有一纸大学文凭的中国丽江的宣科先生,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站在英国牛津大学的讲坛上作学术报告。第一次走出国门,踏上英格兰的土地,这位既无博士头衔,又无教授身份的纳西老人骇异地发现,在伦敦大英图书馆的电脑学术资料中,竟赫然列有自已的详细学术档案。据该馆东方馆馆长、汉学家弗朗士·吴德博士介绍,被录入大英图书馆的云南学术界人士还有中科院院土、著名科学家吴征税教授等。一不留神就成了世界名人,宣先生简直有点措手不及。回过神来,他说,以前没人表扬我,我只得自己表扬自己,老说宣科第一,谁谁第二,人家老不…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卡尔说:所谓历史,就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但是,对于政治思想史,追问历史的意义和了解历史的真相同等重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青年学者颜德如博士的力作<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在翔实描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本身及其被中国思想家所接受的卢梭思想的同时,解读了卢梭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并揭示该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去年岁末,在优美而清幽的台北市阳明山中国大饭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会名为“1999海峡两岸研究生新世纪人与科技的对话”研讨会。研讨会由台湾民主教基金会主办,出席为海峡两岸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大陆地区的14名研究生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三个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  相似文献   

6.
严复笔下有三个卢梭:中立的卢梭、可褒扬的卢梭和被批判的卢梭.也就是说,严复对卢梭思想并不是一直批判:在1913年前,是批判、介绍和赞扬交替;而在1913年后,基本上就是批判了.严复对卢梭的批判有两个高峰:一是1905年(<政治讲义>),一是1914年(<〈民约〉平议>);批判的内容,一直聚焦在"民生而自由平等"上.由此可见,严复对卢梭思想的批判,主要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好恶和当时变动不居的社会时势.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严复的思想具有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严复的翻译     
钱锺书先生早有《林纾的翻译》一文问世,迄今一再重刊,脍炙人口①。严、林既然并称,我猜想钱先生一定有写一篇《严复的翻译》的意思。去年我曾向他请教严复与会纪泽互诋事,接到他一九九二年三月廿八日覆函,说是“未病前,本欲撰(严复的翻译》一文,与《林纾的翻译》为姊妹篇,涉及此段姻缘。今衰疾不能为文,便以相授、供足下采撷可也”。钱先生果然有意要写《严复的翻译》,因病未执笔,今更鼓励我来写。长者的美意,令我有续貂的勇气,草写此篇。  相似文献   

8.
郑晓江 《寻根》2009,(4):91-95
2008年5月,我与徐春林博士受台湾致远管理学院张秀雄教授、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张淑美教授和台北护理学院林绮云教授之邀,开始了我第五次赴宝岛台湾的学术演讲之旅。  相似文献   

9.
自清末民初以来,学界对严复翻译的讨论业已形成异常复杂的评估系统。虽然论者多以西学原著为基准,但对严复翻译的界定却不乏相互矛盾之处,评价严译的标准也多有不同。职是之故,从翻译的"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出发重新认识严译中的"再现"与"建构"无疑有助于严译研究的继续推进。作为一种"选择性再现",严译不仅是严复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更是传统文化观念与近代西方"新"观念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了翻译的"实然"状态。  相似文献   

10.
汉代博士与佛学的传播葛志毅佛学输入,综合各种记载,与博士制度有某种关系。如《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牟子》:"(汉明帝)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又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  相似文献   

11.
对“出口转内销”的热衷以至迷信,很难考证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其由来已久,且于今为烈。半生戎马的黄仁宇先生中年去美国留学,刻苦攻读,得了博士头衔,一部《万历十五年》在美国出版大获成功,自然不免有热心学人引进国内,先后印了数万册,在学术作出版难的哀叹声中,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周振鹤 《寻根》2002,(2):34-35
严复是晚清民初的翻译大家,自从他提出“信、达、雅”三原则以来,学者无不日行景从,认为这三个原则的确是翻译的最高境界。虽然疑者自疑,但信者仍信。疑者以为三原则之间有时不免要发生冲突,照顾了信,则达就有问题,要追求雅,有时就要舍弃信。  相似文献   

13.
快乐神仙书     
快乐神仙书──序李绍昆博士《弥尔敦与中国智慧》[美]罗拔·德基博士天下之乐,莫过于研究儒、释、道三家不同的悦乐哲学,并将它们融为一炉而合成一个大和谐。-吴经熊-(见《中国哲学之悦乐》)亲爱的读者,李绍昆著《弥尔敦与中国智慧》即将问世,作者问序于我,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严复为研究个案,尝试分析并解释中国社会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文人由传统士人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一现象。严复在戊戌维新前后的政治文化传播实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分子角色转变这样一种过程,另一方面这种转变的不彻底又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党伟龙 《寻根》2002,(3):46-49
古代中国学术与政治关系之紧密,堪称我中华明的一个显特征。但执意认为中国的学术始终不变地是政治的附庸,却似乎太过武断。我无意强调学术的“自觉意识”刚好从宋代开始,然而,至少,我认为在宋代理学家那里,学术与政治二的关系处于某种相当健康的态势,不仅学术具备了独立的尊严,学们又何尝成为溺于“故纸堆”的酸腐学究?或许,这健康竟是空前绝后的呢。  相似文献   

16.
第21次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第11次博士文库出版资助工作于2008年4月开始接受申报,截至6月底共收到申报书稿179部。经过资格认定、组织专家审读评审以及评审委员会最终评议审定,共有35部书稿获得资助,其中,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19部,博士文库16部。在获资助的书稿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78%。获得资助的书稿将于2009年由世纪出版集团有关出版社分两批出版发行。2008年的出版资助工作在2007年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提高学术著作出书质量,打造学术精品出版工程取得实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18.
郑晓江 《寻根》2013,(2):81-87
2012年,在微风送爽的金秋十月,我再一次踏上了赴祖国宝岛台湾访学的旅程,而且是率领四位博士老师共同前往。这一次主要是接受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主任孙效智先生之邀,参加由该中心、静宜大学、台湾生命教育学会于10月18日到22日主办的第八届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是"自主灵性与大学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索伊斯博士李桂媛编译美术教师曾说他不会画,出版社曾说他不会写,但是,他那趣味盎然的书却使千百万儿童爱上了字词。“去见一见索伊斯博士如何?”我的父亲问道,“我要送他去机场。”“你是说那个真正的索伊斯博士吗?”我问道,心在猛烈地跳着。我父亲是兰登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伊始,学术规范问题被提到中心议程上来。这固然与80年代以降“学风失范”的现实有关,也与人研究的重心转移密切关联。有人说,80年代是“思想史”的年代,90年代是“学术史”的年代。此话道出了一种新取向:人研究已由原来的侧重“思想”转向侧重于“学术”。向“学术”一极倾斜的结果。带来了对一系列历史现实问题的质疑、反思和重新估量。其中,学术规范化的倡导是学术转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