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文本解读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师的"看家本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课前"文本解读"不够,教师对文本语用点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课上又如何能外化实现教学价值?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的诠释、目的、原则和策略几个方面,阐述作为语文教师要如老中医"望闻问切"那样地去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关。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首先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这就无形中让教师要依赖于参考书,依赖于网络资料,定势的影响让教师自己的东西缺失了,这样再去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也就有局限性了。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近几年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基于语文界对课改初期出现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语文教学"病象"的反思。重新审视文本解读,就是希望语文教学拒绝百出的花样,淡化多变的技巧,而将研究的重心重新回到文本。因为,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真正的起点,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在当前语文界,大家对文本解读意义的认识是相对明确和统一的,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有许多专家和名师进行  相似文献   

5.
孙文琴 《山东教育》2012,(Z4):60-61
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教师文本解读得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这里谈一谈文本解读的几种策略。一、走进文本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走进的过程,从陌生到亲切再到创新。首先,要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一些文本,少些架空分析、少些课外文献、少些  相似文献   

6.
多元解读已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在多元解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教"的问题上;至于"教什么",也就是对文本的分析,却探讨不多.而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教师必须钻研文本,深挖教材.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知人论世、探究主题、剖析人物、赏析语言、分析手法等五个方面切入,探讨了如何钻研文本.  相似文献   

7.
“有效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本我回归,在课改几年后的今天,使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众望所归的抓手。由于学科特点,我们开始了实事求是的基础工程——文本细读的探讨和研究,这一研究既是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急迫召唤,更是符合语文课堂改革的根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文本细读是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是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材文本通常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教学过程只是"忠实"地传递文本的过程,课程便为走向孤立、封闭和萎缩,而教学也将变得死板、沉闷和窒息。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解读对话的过程。因此,"求活"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备课依赖教参""人人都可以教语文""语文课听不听都不影响成绩"等现象,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即语文教师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对此,王先霈、孙绍振等学者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置于语文课程语境下,将其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方法,辅助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文本解读,这是由阅读的特定意义和地位决定的。文本解读时应当做到整体局部,不漏不弃;因文解读,重在理解;质疑问难,攻克矛盾;反复钻研,不断出新。语文教师追求看家本领,有利于语文教师自身语言、文学等多方面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语文教师对于阅读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培养语言的前提是多读书,多识字,多赏名家名著。当解读一篇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对话",在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的基础上进行阅读、解答。在解读文本时,首先找好读写的结合点,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阅读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12.
谢平 《现代语文》2011,(5):29-31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对文本解读的重视。它提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对文本解读是备课功夫的第一件事情,因为文本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载体和媒介。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4.
文本有其"原生价值",但一旦选入语文教材便被赋予了"教学价值"。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开发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学中价值引领的方向,也是"用教材教"教学理念的具体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小语界同仁已达成这样的共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催化剂”,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基本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教师文本解读的功力如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67):20-21
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迎接挑战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文本解读是关键。文本解读是一把利剑,利用得好,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主导阅读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的现状,探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但凡优秀的语文阅读教学,无不展示出执教者对文本深入开掘的功力,散发出“文本解读”之花的沁人芬芳。陈日亮老师《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一书,不仅从语文老师“熟读”的文本中发现新的意味,呈现一个个精彩的“解读范例”,更给一线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思路、方法以及课堂上如何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不仅有批判,更有建设,令人眼目一新,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7)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以文本为媒介进行交流、沟通、对话的共鸣活动。以"与文本对话"来组织调控教学诸要素,设计教学流程,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主体功能,这既是方法论,也是教学观。要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文本解读是必要手段,更是语文阅读教学追求高效之根本。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围绕文本,实现目标;尊重作者,平等对话;披文入情,生成精神;尊重学生,有效引导;真正做到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读文本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以教师解读为基础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解读文本、语言实践,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解读”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可以这样说.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刻,语文课堂就有多精彩!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所谓的"解读"、"品味"、"鉴赏"之下,教师往往忽略字词教学。我认为字词教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字词教学,另一类是常用字词解读。一、字词教学的重要性1.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石。字词好比砖瓦,要想建立起文本阅读的大厦,必须靠一块块砖瓦的堆砌。阅读教学要理解、鉴赏文本,首先就要理解字词,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