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师生2007年备考,我们拟就“阅读理解问题,信息问题,运动型问题,实验操作、设计问题,图形运动问题,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以网格为背景的中考题,应用型问题”九大专题,约请一线名师分析讲解,点拨指导.在本栏目第1~4期陆续刊出,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主干问题包含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性问题和思维性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主体.要想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主干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作用,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和深挖教材来设计问题,通过精准内容与需求,深度思考,长程眼光,让主干问题有效引领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问题为主线,设置一系列有思维价值、思维梯度、体现学科素养的问题串,形成课堂教学问题系统,整体搭建课堂教学结构。同时,通过系列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学习力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师生2007年备考,我们拟就“阅读理解问题,信息问题,运动型问题,实验操作、设计问题,图形运动问题,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以网格为背景的中考题,应用型问题”九大专题,约请一线名师分析讲解,点拔指导.在本栏目第1~4期陆续刊出,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如何理解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问题一般指对人类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直接套用的那类问题。问题情境状态下,要对学生本人构成问题,必须满足:第一,具有非常规性。第二,具有开放性。第三,具有探索性。第四,具有趣味性。第五,具有适度性。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目的,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袁征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某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采取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够提问题为荣,以善于提问题为荣,以敢于提问题为荣”。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形成了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们班的学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他们争相提出各种疑难的问题.然后由我来解答。  相似文献   

7.
一、求值问题,二、函数值的大小问题,三、解方程问题,四、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证明平面几何中定值问题的关键是探求定值,只有在完全确定了定值后,证明的结论才能明确,从而就可以把定值问题转化成一般的几何证明问题,以下就历年来各类竞赛试题的定值问题分类简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转化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数学问题可看作是一系列的关系形成的一个“关系链”,处理数学问题的实质就是实现新问题向旧问题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未知的问题向已知的问题转化、抽象问题向具体问题的转化、一般问题向特殊问题转化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高建彪 《广东教育》2007,(11):55-56
直线与圆是解析几何的入门知识,一般来说,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平行与垂直问题、方程问题、对称问题、相切问题、距离问题、轨迹问题等,考生对这些问题都颇为熟悉.然而,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对有关直线和圆考点的考查中,有一些题突破了常规类型,考查形式上具有新颖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作者探索实践了“研究式问题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步骤是:(1)教会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营造平等氛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2)教师精心筛选,确立问题:师生密切合作,研究问题。(3)学生交流,阐释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可通过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从而使代数问题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使代数问题获得了直观的几何意义,本文针对一个代数问题,浅析其几何背景,供同行参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在平面几何中经常遇到一类求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把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利用平面内两点间直线段最短的公理,从而求出各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在立体几何中,也有这样一类求线段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办法首先是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进而将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最后利用公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师的教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权威、教师成功感的错误定位。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倡导发现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把问题作为课堂资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以数学思考探究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按数学思想深化问题。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行程问题是初中常见的应用题,它用到满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距离:距离÷时间=速度;距离÷速度=时间.在行程问题中,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匀速运动.当然,与行程问题有关的问题很多,类型多是行程问题的一大难点。主要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上下坡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环形行程、复杂行程等各种行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情所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国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小康的关键,是困难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在新世纪既定的战略目标下,一定要把农业建成名符其实的基础产业,安天下产业;把农民当作市场主体来规范和引导;把农村当作战略基地来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与“农”字有关的问题。从阶级、阶层的角度看,农民有问题;从社会、区域的角度看,农村有问题;从行业、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同时还是社会问题。三个问题捆在一起.成了一个让人们感到极其头疼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法国名数字家笛卡儿曾经说过:“自然界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所有代数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方程问题来求解。”这句话虽然说得太绝对了,但也说明了方程在数学中包括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方程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在解决复杂问题或多种因素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出它的强大化优势,以下举一个例子说明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