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东 《百科知识》2001,(10):16-17
也许有一天,一种新的能源将取代煤、石油、天然气,这就是可燃冰。  相似文献   

2.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是在较低的温度与较高的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与水形成的结晶体化合物,外观像冰一样.  相似文献   

3.
“可燃冰”的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水合物(Gas Hydrates)被科学家喻为“易燃冰”或“可燃冰”。天然条件下,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由甲烷等可燃气体和水形成的冰状白色固态晶体,水分子一般通过氢键合成多面体笼,笼中包含有客体的天然气分子。这种具有笼形构造的气体水合物通常在一种特定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45-47
2002年5月17日在广州召开过我国首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学术研讨会,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以及核工业部门等。会上对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这一新型资源在世界的潜力及其意义,作了充分的做估计和评论……  相似文献   

5.
王成 《今日科苑》2007,(15):21-22
2007年6月5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资源调查获得重大突破。此消息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全世界能源资源界的广泛关注。6月19日,亲历这次勘探全过程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海啟博士回到北京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位科幻作家曾向读者描绘过这样一幅景象:在很久很久以后的将来,全世界的能源已面临枯竭,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迫在眉睫。为争夺能源,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战争爆发了。此时,一个遥远的部落正在寒冷的海岸处苟延残喘,为了取暖,他们点起了篝火。然而,篝火的火势渐见微弱,部落的人心灰意冷:一个族人眼见火苗快要熄灭,顺手将身旁的一块冰块掷入火中,奇迹出现了:只见火苗重新点燃,而且愈燃愈旺!部落的人意识到:这是一种可燃的“冰块”。于是,借助这些奇异的“冰块”,该部落迅速崛起.很快统治了全世界,而那些受能源枯竭困扰的民族自然也就没落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对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我国科学家首次针对南海可燃冰开采进行模拟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这是记者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的。  相似文献   

8.
科苑 《金秋科苑》2013,(14):54-57
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高调宣布,他们已成功从爱知县东部海域地层中的可燃冰中分离并获得甲烷气体,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由一个碳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天然气、煤层气、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甲烷再地球上含量丰富,并且可以再生,所以甲烷可以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0.
<正>"可燃冰",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为数不多的化石类能源之一,遇火即燃,且清洁无污染,是全球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绿色能源。目前已经发现的石油储备量可供人类40年使用,天然气还可用70年,煤炭还可用190年。据科学家预测,"可燃冰"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煤炭、石油全球储量的两倍,是常规天然气的50倍。有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了希望,整个世界的能源格局或将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一则新闻震惊世界:现年56岁的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乘坐微型潜艇,下潜至世界最深淡水湖--贝加尔湖水面下1395米处,并且在水下度过了4个多小时的时光.  相似文献   

12.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2月14日宣布,其钻探可燃冰的工作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力争于当晚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海底进行钻探,为明年的生产试验做准备,本次钻探工作预计将持续到今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施后,现在已经取得四大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将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结题。这是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专项结题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南海北部陆坡已经探明大量的可燃冰.其能量相当于185亿吨石油。经过多年研究和勘测,中国研究人员对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已经心中有数.接下来将优选出一批可供钻探目标区,并着手准备可燃冰的试验性开采。研究员说,在整个南海,可燃冰的储量更为可观,估计有数百亿吨。可燃冰类似于固体酒精,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冰状固体物质.其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能量密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海底.在陆地冻土带也有一定分布。  相似文献   

15.
可燃冰存在于300-500米海洋深处的沉积物及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其储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1立方米的可燃冰能释放出相当于天然气164倍的能量.在能源紧缺的现在,它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8,(10):7-7
近期,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湖沼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阿列克?赫雷斯多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水潜水器分别于8月7日和8月26日在贝加尔湖最大湾-巴尔古津湾出口处以南约850米深处和贝加尔湖湖底发现了3个石油渗出点,在这3个已勘查的贝加尔湖石油源岩区,科学家们正计划进行潜在的未来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工艺的科研实验。  相似文献   

17.
正从火山到波浪能再到藻类,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各种可靠的替代能源,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枯竭之后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虽然现在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处理技术仍旧是研发的主要焦点,但这种形势很可能在2025年发生转变,届时替代能源将最终摘去"替代"的帽子。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分布广、规模大、能量密度高,可成为常规油气资源极具潜力的替代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建立天然气水合物产业,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118专项和127专项,全面开展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了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些钻获的样品非常宝贵,必须建立先进、配套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和方法,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与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4-564
由广州能源所李小森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综合模拟实验系统”于5月27日通过了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的现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及研制内容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该实验系统属原创性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20.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